细思极恐!除了大棚房,还有哪些房千万别买?

细思极恐!除了大棚房,还有哪些房千万别买?

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在某个时刻看到过这些广告:““私家农庄”、“生态农庄”、“大棚别墅”、“田园别墅”、“独门独户农家四合院”,而且最吸引人的一定是价格低至XXX万元,价位之低,很难不让人怦然心动。

不可否认,“大棚房”一词一度成为地产圈的热门词汇,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在全国多个城市闹得满城风雨。

谨慎!“大棚房”并不算真正的房

还敢买大棚房?啥背景啊?家里有矿啊?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乡村别墅”都能称之为房产,如果图便宜买到了大棚房,到头来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闹得个“房财两空”的窘境。

大棚房为何会兴起?一言以蔽之,曰:“利益驱使”。

据了解,“大棚房”的概念之所以被炒作起来,其背后其实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对于开发者而言,可以用较少的投入,通过改变大棚用途就能够“坐地生金”;而对于购买者而言,以较低的价格就能够拥有一片土地,稍加装修就可以满足城里人的“田园梦”,购房者乐见其成

,所以对于土地的性质问题也不愿详加了解。

就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开发商和贪图便宜的购房者合演了一出“苦肉计”,让大棚房得以风生水起。

但说到底,大棚房实际并非房,是以农业设施为名进行的违法建设。经媒体曝光,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清理和严厉整治“大棚房”,各地方政府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大棚房”行为,严禁建设“大棚房”,对现有的“大棚房”坚决予以拆除。而那些购买了“大棚房”的人因为其“房产”的违规属性,无法得到相关的全力保障,只能自行去寻求解决之道,到头来只能陷入到自己当初制造的彀中。

至此,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大棚房”事件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之后,得到了各方政府的重视和严查。而这样的事件再次为购房者们亮起了红灯,像这样违规的“大棚房”千万别买!

购房需谨慎,这些房千万别买

细思极恐!“大棚房”事件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打着“房”字旗号的房子都可以买,下面这些浑水摸鱼、偷梁换柱的房子是一定不能买的,否则极有可能钱财两空。

一.“大棚房”

如上文所说,“大棚房”实属以建造正规农业大棚为掩护,目的是出租或出售休闲场所牟利,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属于非法占地行为。所以千万不要轻信开发单位和个人的宣传,不要购买违法违规的"大棚房",避免个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五证”不全

不得不承认,开发商为了方便资本运营,在未办理完全的“五证”之前就启动房地产预售工作的行为相对普遍,在购买这一类房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房屋五证不齐会带来很多危害,如房屋质量无保障、房屋权属不明确、银行不给贷款、合同无效等。因此,在选择五证不全的房屋前,必须先考察开发商的资质等情况,如果开发商资质有问题,这样的房子千万别买。

三.靠近污染源

房子买来是用来住的,所以周围有污染源的房子最好别买,如果房子周边有烟囱、化工厂等设施,极可能会产生噪音、灰尘等污染。

更不用说有的房子是建在原先的化工厂土地上的,就算对方能够提供证明土地没问题的文件,这样的房子最好也别买。

四.楼间距过小

有些项目,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把楼盖的过于密集,这样的项目,也不建议购买。一般小区的楼间距至少在60米左右,如果小区楼间距小于30米,这样的房子问题就大了。楼间距过近,那10层以下都很有可能见不到阳光,而且通风效果差,向外望去就是对面的人家,隐私也得不到保障,这样的房子住着就闹心。

五.质量问题

谁都不想花了大笔费用,最后换来一套“问题房”,居住不久,房屋渗水、墙体裂缝,让人苦不堪言,因质量问题频被曝光的楼盘万万要谨慎选择,这样的房子就算再便宜也不要购买,否则后期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和开发商产生的纠纷问题就能让人崩溃。

六、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听着名字不错,其实就是无产权房。

这种房子是由集体建设而成,未取得政府认可,当土地需要用于其他项目之时,强制拆卸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任何补偿,而且小产权房不能买卖,不能贷款,存在极大的风险,买这种房子,就是拿自己的钱财开玩笑。

墨心观点

买房无小事,下手需谨慎!对于每一个购房者来说,买房就像一场博弈,既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态度,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证精神。相信只要“胆大心细”就一定可以购得自己满意的房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