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安委辦——街道書記談安全系列專欄之一丨安全是基礎,基礎不牢則地動山搖

羅湖區安委辦——街道書記談安全系列專欄之一丨安全是基礎,基礎不牢則地動山搖

4月10日下午,清水河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王華生帶隊到清水河社區檢查安全生產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安全基礎是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最為重要的一環,每個人都要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清水河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華生在接受晶報記者採訪時,引用了中國的一句俗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八個字來強調安全工作之重要性。

他表示,去年以來,羅湖區安委會著力推進街道安全管理規範化建設,清水河街道結合實際,編制了清水河街道特色的“1+9+7+116+200+”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王書記直言這是針對該街道安全問題特別“量身定做”的一套體系。

他解釋道,“1”指的是街道黨工委班子,“9”是街道的九個部門,“7”和“116”分別表示街道的社區工作站和網格,而“200+”指的是全街道的200家以上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企業。

該體系將全年內推進,力求實現“青山綠水花園街,平安和諧清水河”這一總體目標。

黨政班子堅持“行走清水河”

排查安全隱患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

“我們街道黨政班子領導、社區第一書記每週都會抽半天時間到自己掛點的社區排查安全隱患,重點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意見,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王華生一邊說著,一邊給記者看他的微信——有兩個有關安全的大群:一個是由67個人組成的“清水河公共安全辦”微信群,另一個是包括77個成員的“行走清水河”微信群。他說:“你看這個群隨時都在更新各種安全動態,有任何問題,大家都會第一時間瞭解到,然後會有對應的解決方案。”

清水河街道是全羅湖區城中村最多的一個街道,共有5個自然村,這些老舊住宅區是安全隱患的“重災區”。對此,王華生反覆強調了“三認”——全街道幹部必須“認清”安全形勢,“認識”到各自身上的安全責任並將之“扛”起來,然後,“認真”地抓各種落實。

據他透露,清水河街道已構建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機制,在全年內開展街道範圍各生產經營單位、各行業領域、所有區域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分類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和數據庫。

根據科學評估安全風險,形成重大風險清單和數據庫,繪製企業、行業、區域安全風險紅、橙、黃、藍四色分佈圖,最後根據這些分佈圖,建立相應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這個機制可以形成企業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改,政府監督管理有效,指導服務有力,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參與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我們街道安全生產整體預防能力。”王書記說。

政府要“監督、管理、指導和服務”

企業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

根據羅湖區安委辦的統一部署,清水河街道正在全面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政府要履行好監督、管理、指導和服務這四大職責,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王華生書記告訴記者,政府要強化企業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全員全崗位全覆蓋。對存在嚴重違法行為、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隱患的企業,街道安監執法中隊要加大執法檢查和處罰力度,建立集中查處情況的定期通報機制,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河街道還全面實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明確街道3個大安全網格和116個具體網格的管理人員、責任人和管理職責,制定巡查工作指引,實施安全生產巡查和執法一體化監管,構建安全生產“網絡化、信息化、專業化、精準化”監管格局。

為避免“城中村”火災隱患,該街道特別制定“一村一策”的消防安全實施方案,通過股份公司換屆工作,強化各股份合作公司“城中村”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要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股東,落實到公司物業管理人員和出租屋業主身上。同時,落實物業管理小區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將轄區生活小區物業管理企業納入監管,壓實物業管理公司安全生產責任。

在今年內,該街道將在轄區“三小場所”、居民住宅區全部強制安裝簡易噴淋和獨立煙感器,加強防範火災的硬件設施建設,提升轄區經營單位、經營者安全生產意識和綜合處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