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爲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的過程中,鐵血宰相俾斯麥可謂是居功至偉。他不僅以要鐵與血的宣言,震撼了國會,促進軍備發展。同時也在外交場上表現的遊刃有餘,一手策劃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的三次大勝。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但奇怪的是,俾斯麥一直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他所在的時代,恰恰是英國、法國開始大力開拓殖民地勢力範圍的狂潮階段。為什麼他會反對新的德意志地區去將擴張中心放在海外?以至於最終錯過建立穩固全球體系的大好時機?

正在同教皇下棋的俾斯麥事實上,就因為俾斯麥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真正締造者。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新建這個國家,將要面臨怎樣的戰略困局。他對於這個新興帝國的定位與潛在危機預測,都讓他非常深刻的認識到大力開拓殖民地是弊大於利的。

如果你翻開當時的地圖,看一看德意志第二帝國極盛時期的海外領地,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得到的都不是什麼很好的地方。無論是東非的坦桑尼亞還是西非的喀麥隆和納米比亞,甚至於東方的巴布亞和中太平洋群島。無一例外,都讓以前的其他殖民者,選擇暫時放一邊不管。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這個暫時到底有多長?可以說很多地方從16世紀的歐洲殖民者事業草創階段起,就被晾在那裡了。英國人在非洲,只需要佔據幾個西非口岸,並控制住南部的好望角和東非的肯尼亞,就足以維護他們在印度次大陸的利益,建立環印度洋霸權。這個霸權也確保他們在馬來亞、香港這些東方殖民地的安全。

葡萄牙人在非洲兩側佔有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就能依仗英國的保護,維護果阿和澳門的東方殘餘基地,以及整個殖民地體系的利益。法國人中點攻關了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和西非地區,並順著自己在馬達加斯加島與印度的幾個基地,延續到印度支那半島。這就是他們的世界體系核心。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殖民地與海外自治領體系晚來的德國人呢?只能找到那些被前人挑剩下的地方,打造一個讓自己不斷虧錢的海外體系。在些地方,雖然不乏原材料產出,卻都不足以抵消德國人為開發當地而花費的人力與物力。

更為糟糕的是,德國人撮取的地盤在戰略上也是支離破碎的。這些地方不可能像英法兩國的海外領地那樣,連成一片,互相支持。類似情況其實也出現在國力較弱的葡萄牙和還保留著摩洛哥沿海、古巴與菲律賓的西班牙人身上。

但這兩個國家都選擇加入英國和法國人的全球秩序,是當時世界體系的鞏固者。至於保有東印度群島的荷蘭和擁有剛果的比利時,更是如此。但唯有德國,不僅體系雞肋,還一直希望打破原有的世界秩序,形成嚴中對立。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歷史上,嘗試搞過海外殖民地或開發海外利益的歐洲國家,還遠不止以上這幾個。除去當時已經不存在的蘇格蘭與旦澤自由市,還應該看看北海大國丹麥-挪威與中歐大國奧匈的選擇。他們都在海外有一定的利益,甚至於建立過三大洲的基地。

但他們敏銳的察覺到,這樣的做法得不償失。於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的前夜,奧匈帝國放棄了自己開脫遠海的想法,丹麥人則從印度、西非和加勒比海主動撤退。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與此同時,德國人卻在建立自己中歐帝國的過程中,將歐洲本土的政治舊格局給逐一破壞。比如硬生生從丹麥人手裡拿走了兩個微不足道的小諸侯領地。在意圖消滅舊萊茵聯邦體系的過程中,先後得罪過法國人和奧地利人。

俾斯麥在帝國建立後的一段時間裡,都在為這種戰略失衡而四處補漏。儘管他用高超的外交手段,很快將奧地利人拉了回來,卻不可能緩和同法國人的仇恨。而對奧地利的支持,也很快轉變為同俄羅斯帝國的戰略對峙。這就讓德意志帝國無論如何,都必須面對歐陸上兩個方向的夾攻。​這種戰略困境,在後的一戰和二戰中都反覆折磨德國的決策層。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俾斯麥退休後,意氣風發的威廉二世開始為拓展殖民地體系而建造大規模海軍部隊。這就最終惹惱了以四海為中心的英國,並反過來給德國造成了更大的負擔。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德國繼續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去海外,結果將會更加得不償失。

從後來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進程來看,德國一方面需要維持壓制陸地四鄰的龐大陸戰部隊,還要培養一支可以隨時出現在世界各地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海軍。但他的那些殖民地,不僅沒有能力給財政撥款報銷,甚至還成為累贅,需要更多的保護費用。

喀麥隆就成為英法比三國聯軍的夾攻對象,津巴布韋和坦桑尼亞一樣被英聯邦壓制。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東方的巴布亞。至於太平洋群島和青島,都落入日本之手。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德國海軍呢?作為主力的遠海艦隊在港口吃灰,定期出門打一些沒有目的的消耗戰。其中有兩次被皇家海軍在家門口伏擊得手。好不容易玩出一個日德蘭的慘勝,依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至於分派在海外的艦隊,則因為海軍大部分兵力要拱衛北海與波羅的海,只能以巡洋艦四處遊擊。結果自然是在英國、法國和日本海軍的圍追堵截中,全軍覆沒。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德國陸軍呢?他們需要在歐洲戰場上兩線來回奔波,疲於應付。當他們即將快速突入法國腹地時,俄羅斯陸軍就從東面攻入了王朝龍興之地--東普魯士。當陸軍在東方阻擋了俄軍攻勢,英法的陸軍已經在西線建立了穩固陣地。這還不算他們需要因巴爾幹問題,去分兵解決塞爾維亞與羅馬尼亞。需要因為意大利反戈一擊而越過阿爾卑斯山作戰。甚至要為土耳其人去達達尼爾海峽和伊拉克打仗。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最後的結局,自然是德意志陸軍和海軍聯手,把帝國實際上只能從中歐汲取的資源給全部耗盡。這種情況正是俾斯麥一直死死剋制發展海外殖民地體系的原因,也是俾斯麥退休後德國人錯誤選擇的必然結局。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

或許會有很多同情德國的人覺得,這是華山天險一條路的宿命。因為德意志要完成新一輪的產業革新,就必須獲得市場與原材料進口空間。而19世紀的世界,相比今天來說是非常“貿易保護主義”的。這就關閉了德國人和平崛起的上升通道。

德國為何對國內要求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呼聲,予以壓制?​但在德意志帝國崛起的同時,位於新大陸的美國也在迅猛躥起。美國人當然也會出兵古巴與菲律賓,並在今天還保留著從西班牙人手裡拿來的關島和波多黎各。但在更廣闊的範圍,美國人卻是積極推行著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另一方面,國內的巨大市場也是他們崛起的重要助力。這就同德意志帝國的四處喊打喊殺,形成了鮮明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