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最近,有兩個話題持續牽扯著我們的敏感神經,也是最讓我們深感無奈和傷感的。一個是隔三差五登上熱搜榜的“生育”話題,一個是因生育衍生而出的更沉重的話題——老齡化。

既然人生在世,逃不過生老病死,那麼不如直麵人生,未雨綢繆的好。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前幾天,看了譯文紀實引進的一本日本社會紀實的新書《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書裡講述的是,日本老年人在老齡化社會的悲慘晚年。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以前每次去日本,幾乎遇到的出租車司機都是“中老齡人”,日本老齡化問題早有耳聞,但真的看完這本書,仍然不禁一陣悲涼,心有慼慼焉。

《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揭露了“老後破產”在居住、生活、醫療、人際關係等面向中的各種影響:

建築公司的老闆娘在獨子過勞死、丈夫病逝之後頓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節省開銷;

寵物店老闆關掉店鋪專心護理重病的母親,送走母親後卻無法再次就業,只能賣掉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維持生計······

中年失業的子女,仰賴雙親的養老金過活,最後卻兩代人雙雙破產……

他們中間,有在公司20年沒有遲到請假,卻一夜之間變成街頭流浪漢的工薪階層。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69歲的河口先生,這位年輕時年收入一度超過1000萬(約等於人民幣60萬元)的精英中產,最後也不免成為老後破產大軍的一員。

在這支大軍中,年輕時開著居酒屋、寵物店,自己當老闆,遙想“財務自由”而老後破產的人們,更是數不勝數。

我自己認為一直都是認認真真地工作,可萬沒想到,會成為今天的樣子啊。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NHK紀錄片中的老人

案例中的每一位老人,年輕時都與你我一樣認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後的儲蓄計劃,卻從沒想過老後生活如此孤獨辛苦,甚至失去求生慾望。

“病死也不能看醫生。”

“希望自己快點死,死了就不用擔心沒錢了”。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提出了一個令人驚醒的觀點:

“老後破產”問題不只衝擊65歲以上的老人,更進一步蔓延至工作人口。如果不能認清現狀,尋求解決之道,那麼,不管你現在幾歲,都將成為“老後破產”的預備軍。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前段時間看電影《小偷家族》,整部電影很剋制,但卻令人壓抑得透不過氣,最讓人唏噓的是奶奶初枝去世後,“家人”屋內埋屍,取養老金,溫情外套被扯下,把一家人聯結起來的條件,赤裸裸地展現給觀眾。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奶奶初枝是日本典型的“下游老人”,所謂“下游老人”,即沒收入、沒儲蓄、沒有可依靠的社會關係的老年人,他們或因疾病或意外花光了錢,或失去了原計劃的收入,或在中老年時離婚。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這些都散落於電影中的細節裡:

她生前再三拒絕社區工作人員請她搬到公寓獨居的要求,選擇擠在繼承下來的狹窄房屋內與“陌生人”共同生活;

她明知與阿治和信代的聯結有著清楚的利益關係,卻依然願意在海灘上對著他們的背影用唇語說著“謝謝你們”;

而這不過是日本高度老齡化背景下,貧困老人的一個縮影,和麵對貧困潦倒、孤寂晚年的下游老人,希冀獲得一絲溫暖與照顧的現實寫照。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在日本,孤身生活的老齡人口已經逼近600萬人,且約有一半人的年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標準。其中,接受生活保護的只有70萬人。剩下的,除有儲蓄、存款等足夠積蓄的老人之外,粗略估算,約有200餘萬獨居老人沒有接受生活保護,只靠養老金生活。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一旦步入老年,若有基本養老金收入,只要身體健康,孤身一人的生活尚且可以維持。但若患上需要動手術治療的病,或因傷住院,即便有存款,一旦花光——無論哪種情況,都會讓人陷入“老後破產”的境地。

更極端,令人心酸的現象是,為了獲得免費的食物、住處和醫療,日本老人寧願變壞進監獄養老。據日本警視廳2015年度《犯罪白皮書》顯示,2014年與1995年相比,老年人犯罪總數增長約4.6倍。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有過之無不及的還有韓國,一個擁有5000多萬人口的國度,有420萬老人依然在工作崗位。65~69歲的老年勞動者就業比重達41%,政府甚至為他們舉行了“銀髮招聘會”,場面熱鬧非凡。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其中有一個最為極端的例子是,為了生存,竟有老奶奶賣淫養老,年紀最大的已超過80歲。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這些看起來讓人心驚膽戰的老齡化危機,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試問,獨自老去,少子化,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這不就是中國的未來嗎?

事實上,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趨勢。在美國有47%的老年人是窮人,因為通貨膨脹,以及儲蓄不夠,面臨著“貧窮”的困境。

以前,我們以為退休就可以含飴弄孫,優哉遊哉,享受天倫之樂。然而,現實卻是,老年破產,近在咫尺。

有人可能要說了,那是韓國和日本,中國現階段不止於此。但現實卻是,中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更可怕的是,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在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前,已經晉升為富裕國家了,而我們要面臨的是未富先老更為殘酷的事實。

一個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國家,都面臨著如此棘手的社會問題,不禁讓人害怕,未來全面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我們會怎樣?

三聯生活週刊近期在《昂貴的晚年:當退休金付不起養老院裡的一張床!》就提到:經濟增速放緩,父母步入晚年,昂貴的養老服務成為社會中堅擔憂的焦點。

還提出觀點,“應對養老風險,是一場以40年為尺度的接力。

有資料顯示,到2050年,平均年齡50歲,60歲以上老人佔比40%。或許你覺得2050年還很遙遠,但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我們這一代人差不多到退休年齡的時候。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這個話題讓人沉重而焦慮,但無論如何,有些事情早些認清現實,早作打算,總比無知者無畏要好得多。

延遲退休

任何一個人,把自己最虛弱的老年時光,交給國家都是不靠譜的。

米粒姥姥這代人,特別愛提前退休,彷彿誰提前退休就得了大便宜。其實我倒覺得,“提前退休”真是個甜蜜的陷阱。

我親閨蜜的媽媽,退休前是特別出色的銷售總監,年輕時開拓了大片市場,手下幾百號人。45歲以後啥也不做,每週去開個會就能繼續坐擁豐厚的收入。那時候她過得風生水起,吃喝用度什麼都得買進口的,買多貴的東西都不眨眼。

後來,閨蜜媽媽覺得手裡有三五百萬退休也夠了(那時候確實看起來不少呢),而每週開會影響她滿世界玩,嗨嗨皮皮地提前退休了。誰曾想這幾年通脹太厲害,手裡的小几百萬沒買房,卻被股市、P2P劫走大半,給她姥姥姥爺養老送終又花掉了剩下的存款。現在剛60出頭,已經掉了好幾個階層,生活遠沒有當年硬氣恣意。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而閨蜜的婆婆,退休後失去的倒不是金錢(央企退休金反而比退休前多一點點)。剛一退休,就迅速把自己從中年人變成了老年人。跟她同齡的好友,有些還沒退休的,個個都像中年人,而她50出頭已經完全把自己變成了老太太,心態、思想,什麼都變了,跟沒退休的完全聊不到一塊去。

美國老人身體好,退休得都很晚,我的一個美國教授,78了居然還沒退。沒退休就有豐厚的收入,帶著妻子滿世界旅行,瀟灑極了。前幾天正好到北京玩,我和米粒爸跟他們聊得非常深入,從政治到歷史,從教育到社會,從最新美劇到貿易戰……他們倒是更像精力充沛的中年人,而不是快80的人。

我和米粒爸的爺爺奶奶這輩,生活條件比我們差得多,卻都活到85~95歲。醫學不斷進步,保守估計咱們這代人平均90歲也沒問題。可如果50歲就退休,剩下40年,賺多少錢能跑贏這40年的通貨膨脹?

40年前,是1978年,那時候萬元戶是非常非常有錢的。如果那時候你有10萬元,你肯定敢退休吧?現在看10萬塊還多嗎?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只要不退休,就能跟著通脹跑;一旦退休,停下來,就肯定跑不過通脹了。

投資

在一線城市買房肯定是不錯的選擇。注意一定要買核心地段,才具備稀缺性,有了稀缺性才有價值和抗跌能力。當然投資額太大,而且流動性差些,不易變現。

我和米粒爸還有一個不錯的投資,就是買美股股指。相比美國銀行存款幾乎是0利息,美股一年能賺10%,真的挺可觀的。

中國股市這麼慘,為什麼美股增長這麼好呢?一個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川普時期達到史上最高,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社保大量投在股市(而中國並沒有這樣做),因此美國股市和全美國每個人的幸福都是息息相關的,股市必須得收益好,否則全美國人人遭殃。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存放購買力

咱們這代人的養老,還不得不提海外資產配置,比如香港重疾和儲蓄險。最近我研究對比了好多,回頭專門寫一篇研究結果。

因為政策法規的原因,大陸保險公司不能投資太高回報的項目,而香港不受這個限制。因此,香港保險的紅利是大陸的40倍。而且人民幣不斷下跌,通貨膨脹又這麼厲害,有一份美金資產還是很必要的。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我研究了一下社保,咱們每個月交了那麼多錢,可如果真得了病,北京最高只能賠付10-30萬(其他地區更少),這夠幹什麼的?

別說癌症之類的大病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光一個流感就花了50萬。我姥姥去世前,住了一個多月ICU,一天就是2萬多。老人節省了一輩子,最後幾個月花了100多萬(我姥姥姥爺一輩子的積蓄才60萬!)。而我同事的表妹,母親不幸患了肺癌,第一件事就是賣房。

我覺得,想養老體面些,真應該早點買個香港的重疾。

重疾給孩子買最合適,越早越好。年齡越小,保費越低,而且之後25年不變(也就是鎖定價格了),如果孩子剛出生就買,價格低,而且一輩子的大病都能保。而如果10歲才買,就只能保10歲之後(時間短了),而10歲比0歲保費貴,價格又高了。

大人也一樣,現在汙染這麼嚴重,食品安全遠遠得不到保障,空氣和水汙染也令人堪憂,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獨生子女夫妻倆,要給四位老人養老送終,膝下還有政策鼓勵的二胎三胎。萬一得個什麼病,整個大家庭就垮了。

研究了一下,比如每人10萬美金保額,大人每年2000多美金;孩子大概1000美金(我同事家剛出生的閨女,10萬美金保額,每年只要800多美金)。

我們家三口都買了30萬美金的保額,最多能賠三次,上限是保額的好幾倍,最多能陪500多萬。如果得了重病,直接賠30萬美金(204萬人民幣),哪怕治病只需要50萬人民幣。

如果一直不得病,到老了退保還能翻幾倍拿回來,比如保額50萬美金,到80歲退保就有300多萬美金。我準備寫篇文章,仔細對比一下各個產品和詳細攻略。想看的給我點個贊啦啦啦

趁年輕,拿點錢出來投資還不太影響生活質量,到老了就真的晚了。

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老後破產”!


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中說: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人最怕的不是“焦慮”,而是不知不覺做了在溫水裡睡去的青蛙。適當的焦慮,才是永恆的動力。

只有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升級自己的裝備,不斷提升自己的財富價值,才能實現真正破局。

這場以40年為尺度的接力,現在就要開始了,而行動力,是對“老後破產”最有力的回擊。

作者簡介:@米粒媽頻道(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3-10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3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