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屏比比皆是,但是你通過什麼來對比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呢?

現階段-

在國內,手機的差異性,主要由它的衍生價值所決定,也就是能不能裝逼所決定。

說直白點由誰更像蘋果決定。

在過去,以《裸婚時代》為代表的一系列爆款電視劇催紅了iphone系列,人們覺得只有用了ip才是屌大的人,只有用了ip才能突顯出我8848大王八的身份,於是ip迅速走紅於國內,尤其是年輕群體。

那時候微博剛剛興起,諸多明星都有“來自於iphone”的24K閃瞎狗眼小尾巴,於是很多人都覺得哎呀明星用,就是好!iphone搶購熱潮來臨。加上居高不下的價格,更加催生人們對於它就是“好”的認可。

所以多年以來,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iPhone就是中國手機廠商的標杆。雖然這很令人反感,也覺得挺失望,但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手機大屏比比皆是,但是你通過什麼來對比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呢?

-------------------------------

做手機當然是為了掙錢,也不排除有的錘子想要幹別的,這些就排除不論了。怎麼才能掙錢,當然是有市場啦賣的多利潤大,所以在初期,為了迎合大家喜好,即使是安卓陣營的兄弟,也都偷偷看蘋果怎麼做,他們怎麼做,我們拿來就是了!於是,誰更像蘋果,誰就是贏家。所以在中國廠商的發佈會上,不管是R U OK 還是OV 花維,都熱衷於奚落蘋果,言外之意就是,哈你不過如此。其實心裡的不自信,盡人皆知。

但是蘋果利潤太高,掙錢太黑,如果一味地這麼搞,當然是不行的啦!魅族最早站出來,想要“挑戰”一下,但被蘋果以外觀抄襲為由幹了回去,很多廠商都表示“我一進來就看到常委在打賴服!”不過如何能擺脫蘋果還是很多廠商研究的核心。

---------------------------------

於是你看到了魅族的窄邊框、OV的Hifi震死你高保真音樂手機、OV的拍人美顏、RUOK的拍人更美全面屏,花維的愛國芯和爵士風。看起來都很威武,都有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相互之間也都彼此學(chao)習(xi),但一個劉海屏就將這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技術打了下去,抄襲劉海又成了業界的共識:

全面屏做得好好的小米mix,非要8系做成劉海,真的是為了“延續”數字系列的穩定?

一加號稱逼格滿滿,劉海也算其中的一部分?

花維雖然劉海長在頭頂,但心依然是中國芯?

就連東半球最好的剷剷手機,也要來個醜人尖?

芯片本來就受制於人了,系統有沒有自主權,如果連其他的也都是一位抄襲和聽從,那還做什麼手機呢,直接做銷售商好了。

未來-

雖然現階段還存在這樣的問題,但也不可否認進步,比如OV的find X nex,雖然不完美但足夠凌然眼前一亮,至少不跟隨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魅族也提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構想,雖然沒有問世,但堅決不用劉海屏也是值得肯定的。國產廠商一定會在未來越來越自主,這是可以預見的,全面屏時代也會在今年開始逐步到來。那新時代的差異會在哪些地方體現呢?

是UI?

無論是MIUI還是flyme,亦或是氫氧、EUI、三星UI等等,似乎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但似乎反對者也不在少數,所以誰也不能爆了對方,相互之間都有特色,但相互之間都有明顯不足。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問題在於還沒人能對底層的安卓架構做深層革命性設計,所以大部分UI,就是安卓的廠商定製版改改圖標字體而已。未來,誰能做出底層革命性設計,誰就會引領差異。

是處理器?

現階段,依舊是高通出什麼,三星上什麼,廠商整什麼,花維自己的麒麟除外。同質性嚴重的問題沒有解決,以至於國內廠商依舊被詬病是組裝車間,彼此拉不開差距。芯片研發成本太高,這不是手機廠商能承擔得起的,所以在未來,這方面難以成為差異的體現。攝像頭也是同理,索尼上什麼IMX,廠商就跟進什麼,所以也難以成為差異。別看什麼小米在相機評測環節拿了多少分,花維的夜間成像提高了多少,真正肉眼差別沒那麼大,確實有的廠商調教的好,但也僅限於好一丟丟而已。所以攝像環節也難以成為差異點。

是外觀?

全面屏說俗了無非是整塊的大玻璃。就像當年的窄邊框,魅族一發出來各大廠商彷彿瞬時被點亮了靈感,都跟著比“全球最窄”,這裡面鬧的笑話看官們估計也都知道。估計全面屏也會差不多,各大廠商也會開始打嘴炮,我的最窄我的最大我的最全面,我的R角割的好我的圓潤我的薄,這方面想要拉開差距,也就只能靠意淫了。

是品牌?

會有影響。上文提到了IP劉海屏所引發的審醜潮,主要還不是因為人(mai)家(de)牛(gui)、人家牛的主要原因是多年的積(xin)累(yang),品牌價值不用多提。你不用看什麼蘋果新品無人搶購啦,蘋果新品遭遇冷眼啦,看看周圍多少人買,看看蘋果市值蹭蹭蹭。不否認諾基亞過去也是大哥,hong的就倒下了,但那是遇到了革新升級,蘋果遇到這個問題的可能性目前看來微乎其微,加上自身本來就有技術傳統實力,所以遭遇到諾基亞的困境不太可能。

和蘋果類似,國內商場品牌定位在很多人心中、尤其是在數碼愛好者心中基本定型。RUOK的“性價比”、OV大廠的“抖音風”、花維的“高端愛國人士”基本都在人們心中印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即使OV推出了算得上驚豔的產品,依舊沒有得到市場的“價值認可”。為什麼?拿OV會被笑話的啦!

雖然這樣很不公平,但短期之內想要改變還是比較困難的,畢竟靠A起家再想推翻A,自主以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魅族這樣品牌價值三番五次更改、抱著四個二還要三帶一的廠商,不提也罷了。

所以整體來看,誰做出UI的革命性設計,基本上會決定未來的走勢。誰能將自己的品牌營銷的更好,也會得到市場差異的對待。國產手機和蘋果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個性是重要的助推力,希望抄襲劉海成風會是最後一次“借鑑”,也希望能推出更多市場可以接受的差異性產品,到那時,好的市場環境加上好的創新思路,國產手機引領世界也許真的不再是夢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