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扫黑反诈宣传走进川美,这份“校园贷”防骗指南快收好

“购物诈骗、刷单诈骗、校园贷……希望你们能火眼金睛、迅速识别。”9月12日上午,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近300名大一新生正襟危坐,聆听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民警张宇带来的扫黑反诈骗宣传课程,这是今年5月开始,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联合多部门开展的“平安课堂之反诈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其中一站。


重庆警方扫黑反诈宣传走进川美,这份“校园贷”防骗指南快收好


警方扫黑反诈宣传走进川美

据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开学后,新生初次踏入大学校园,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甚至远离家乡求学,父母给的生活费比起中学时猛增,而经济上的半自由也意味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危险猛增。

警方介绍,例如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还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如何让社会经验几乎等于零、初次独立管理自己经济的学生学会识别各种针对学生设计的“陷阱”、骗局,防范黑恶势力暴力威胁?结合全国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侦总队及时拓展“平安课堂·开学第一课之反诈校园行”的宣传内容,开展了此次“扫黑反诈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

据介绍,四川美术学院只是刑侦总队“平安课堂第一课”“扫黑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首站,民警还将于九月内走进市内其他多所高校,继续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开展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你识别“校园贷”诈骗手段

名为“助学”,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名为“校友”,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假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名为“兼职”,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者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名为“创业”,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名为“帮忙”,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教你如何预防“校园贷”诈骗

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 警方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