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最近有件事儿,可能对别人影响不大,但对于从小看着海尔兄弟动画片长大的本宝宝来说,可谓是菊花一紧!说错了,是虎躯一震!好像也不对,想来想去只有大跌眼镜这个词比较合理~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不好意思,配错图了,应该是下面这张!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遭到世卫组织辟谣的海尔,可谓是大写的尴尬!此次乌龙事件后,海尔虽然公开道歉,但这场尴尬的闹剧已经严重损害了海尔自身累积了三十多年的品牌形象,反而成为互联网世界网民冷嘲热讽的对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连累了整个中国企业的对外形象。

虽然许多企业买奖这种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但如此著名的民族品牌被公然打脸,恰恰暴露了一个问题——再优秀的企业,也会有漏洞,也会出现欺上瞒下的行为。

目前的中国市场,国内像海尔空调这样邀请专家为企业站台并进行“软性代言”的情形当下并不少见。许多中小企业为推广自己的产品,对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奖趋之若鹜,甚至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去买一个头衔,希望通过第三方的名义为自己进行宣传,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这种行为已经催生了一个产业链,甚至产生了一些“量身定制”。例如之前被罗永浩抨击的“红点奖”,就已经沦落成为一种商业行为。花钱买奖的行为,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病态反应,这种行为不仅仅是欺骗了消费者,更是在侵蚀企业的正面形象,一旦被打脸,则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接下来,看黑板!我要划重点了!!!

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

在海尔营销事件的背后,企业应该反思的是,如何让品牌在信息更迭迅速的互联网市场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来。

最近腾讯视频自制的综艺节目《创造101》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这档节目,但是至少已经被无数人安利过“王菊”了,你绝对不是一个“菊外人”。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那么,王菊爆火的背后,隐藏了哪些营销逻辑呢?

我们在推广一款新产品或者新功能的时候,一定会研究这款产品的定位及竞品。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流行文化就一直受到日韩文化的冲击,尤其是韩国的男团女团特别吃香,从super junior到迷妹们疯狂的EXO,韩国的男团基本上吃定了国内的小仙女们,而韩国的女团则搞定了中国的直男,少女时代、Wonder Girls,这些女团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而国内团体组合一直是处于市场空白状态,飞轮海、黑鸭子、女子十二坊因等组合早已成为了过去式,最成功的TFboys也陷入了解散状态,在如此的环境下,腾讯的女团养成记无疑是一个亮点。

101个女生中,如何通过才华征服观众成为了很多人的命题。直男独霸天下的时代,满屏的软妹子、萌妹子是主流,韩国的女团也基本上是走清纯路线。此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差异化。此时王菊由于其外形和大多数人认知存在较大反差,再加上个性张扬,表现浮夸,也就显得十分的与众不同了。

在互联网产品中,差异化的案例也是不胜枚举。例如,智能手机红利期的时候,大家的功能都差不多,因此小米主打性价比,OPPO则依靠大量明星矩阵代言,而锤子手机则走得是情怀路线来抢占市场。

这次,海尔出局,王菊入菊

要知道,腾讯并没有自己的卫视,101节目要想点燃整个网络,就需要一个传播点,而“王菊”本身就自带传播性质,从替补成员到被网友称为“大妈”,再到淘汰的边缘,再到如今的人气暴涨,她的个人特质与《创造101》女团的精神:向阳而生,逆风翻盘,两者气质完全契合。

王菊身上的一切特质也都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自媒体人可以吐槽,节目导师重新审视了选人标准,粉丝们实现狂欢,节目组省去了宣传费,王菊本人则收货了粉丝和人气。

当然,这其中不可避免会有幕后推手的存在。但好的产品是会自带传播性质的,比如炫酷的抖音。中国的民族品牌要想崛起,除了有好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通过触发身边的连接点,再加上种子用户的自发裂变,就足以让一款产品火爆某一个圈层。

作者罗斌,资深品牌策划人,一二三亖文化传播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