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十年前因为身边的同事们热传“不抛弃、不放弃”精神而追剧于士兵突击,近日正好有亲戚之子将踏入军营,突然激起我再次观剧的热情。不过这一次,我将原著小说一并找出来读了,相比十年前只是看剧的感触,却有很多的不同。也许并非原著的问题,本就走过十年之路,对于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才是更有感触的根本原因吧。文字的才是提炼的,于是写一写这次的观感。

吸引我再次观看并能细细看下去的点都有哪些呢?

是:许三多的磨砺成长,成才的打碎重建,史今的善良执着,老马的无奈醒悟,伍六一的一刚到底,高成的傲与亲,袁朗的几近完美,吴哲的平常心,许二和的菜刀,许百顺的教育,马小帅的骨头。

每一个角色的特点都很鲜明,我再次被深深的吸引。于是被吸引之后的反思也多了一些。

其中,家庭出身是否影响了剧中人物的命运,是否是剧中每个人的人生影响因素呢?我想以高城、袁朗(吴哲)、许三多为代表的三类人及其家庭出身,体现了这一影响因素的重要。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高城是将门虎子,虽然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最难的路,不依靠父亲,但实际上他被动的受到父亲的很多助力。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凭着有个军长父亲而傲气十足的人,但在他的内心,是一直追求凭借自身努力实现理想的斗士。客观上,军校四年、排长一年、连长三年,副营继续,大方向上无论他怎么认为一切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但没有办法否定的是不论在哪个环节,总有一个军长父亲的影子在发挥着说不出来的影响力。他自己不愿意承认,甚至于在钢七连改编时曾经犹豫要不要找父亲帮忙,但其实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他自己去,反而是越不去,别的人越会看在军长的影响力上而给予他更多机会。正如许三多所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聊不到一块。正如团长所说,也不能一点影响因素没有,但也是合情合理的。就是这个合情合理,才体现了社会的真实,一如现在的社会各个层面。如果史今也有一个军长父亲,他会黯然的退役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高城确实也很有能力和很努力上进,看看剧中他的带兵之道,看看钢七连的精神如何通过他很好的传承,即使连队改编了,老七连的兵也一个个还有着钢七连的铮铮铁骨之魂,这些都是他能力水平的体现,强者、斗士无疑。有一个牛逼的父亲,自己还有坚强的意志,铁骨铮铮不乏点点柔情,完美职业生涯履历,想不成功都难。成就他的除了自身的刚强之外,绝少不了家庭出身的影响,因为即使不提客观的影响,也需知道他刚强的内在是怎么来的。对比许三多的坚韧,高城的刚强一定是从小在家庭的尤其是军官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形成的优秀品质,这还不能说明家庭出身的重要吗?所以,有好的家庭背景,别浪费,一加一会大于二的。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袁朗和吴哲是另一种家庭出身的代表。剧中并没有交代他们的家庭背景,但通过袁朗的两点可以推断出来。一是袁朗单独见许三多并说服许三多参加老A时,临走前他说了一句“因为我三十岁了我还没玩够呢”,什么意思?看看剧中史今老马类的人,二十几岁都要开始考虑家庭和发展的问题,但袁朗可以“肆意妄为”的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任性”是需要资本的。也许你会说他已经是少校了还是老A,收入肯定挺高了,可是别忘了许三多借钱时提过老A的薪资,原著里面更少。况且袁朗在剧中已经娶妻生子,妻子同样是军队系统的,只不过是军医院的护士,可即便是普通的护士,难道军中的医务系统是那么容易进去的吗?由此可以看出,袁朗的出身当为中层,比高城的将门一定是没得比了,比许三多的农村可是不一样的。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再来看看吴哲。这个以平常心为口头禅和信仰的高知,年级轻轻就拥有双学位、光电硕士、少校军衔,这样的起点绝不是许三多之类人可以拥有的。但在剧中并没有体现出他的发展受到来自家庭的助力,而一切似乎都来自内在的动力,这动力又是怎么形成的?唯有从小的家庭环境给予了他性格、思维等的形成,并能够较早的获得高知的受教育机会,当然相信他的学习之路也是通过他自身努力争取的,但如果没有来自家庭出身的客观因素,他如何能够比许三多更早的认清人生?还有一个细节,当许三多寻求心灵疗伤之路要出发前,他提供的数码相机并且说明价格,这些当时周围的战友是没有的;还有许三多借钱给家里解困时,吴哲曾说“当然剩下的部分动用了我这个有钱人的存款”,吴哲所谓的“有钱”当然不会是富豪级的有钱,只不过除了他是少校级别外,可能家庭也是富裕的家庭,不会像许三多那样的贫穷,另外军队之中并不需要太多的日常消费,吴哲一不抽烟二不喝酒的,肯定在平时的工资使用上会储蓄的比其他战友多一些,这才是他所谓调侃自己是有钱人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细节,可确定的是吴哲的家庭出身是中层或较上。

袁朗与吴哲所代表的中层或较上的家庭出身,是形成他们性格独立、深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早起努力用在实用层面、生活无太多经济压力、人心平和处事周全的综合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与高成类,是人们喜欢见到也是喜欢追求的。即使不在军营,他们的发展也会相对顺利,因为良好的家庭出身不仅带给他们客观的助力,更主要的是在他们人格的独立之路上不会有太多的纠结,他们都可以做到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并且不必担忧什么。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再来看许三多所代表的第三类家庭出身的人。许三多的家庭是此类出身的极端,贫穷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和视野单一,超生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性格另类,大哥有缺陷(指性格独立),二哥无大能力只是努力的混着,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成才家庭比许三多略好,但仅是局限在他们下榕树那个小村子里略好而已。伍六一是上榕树的,估计是介于许三多和成才的家庭之间那类。史今是东北农村的,上面有三个哥哥,小的时候吃饭都要受到哥哥的“欺负”。老马是哪里的没有说明,但言语间也透漏是农村出身。这一类出身的家庭,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而是教育。许、成、史、伍、马正是此类家庭教育的五种代表。许三多从小到军营,有什么样的教育?“龟儿子”三个字,将在一个孩子的心灵中形成怎样的打击。没有母爱,有的只是父亲的强权棍棒。想读书却被逼着当兵。平时总受小伙伴们欺负,父亲来解救时,说的却是贬损子不如父。这样的家庭教育结果是什么?两大问题,一是视野太窄,二是极度没有自信,自卑至极点。这里插一句,许三多骨子里绝对不是懦弱的人,不要被表象迷惑了,他也绝对不是傻子,更不要被他的行为迷惑。还记得火车站小流氓打架吗?开始对峙时腿是抖的,看到父亲被打时眼中的怒火和口中的“我杀了你”,这些表现你认为骨子里他是懦弱的吗?恰恰相反,他只是不知道怎么正常的去做而已。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在面对一些事情怎么去做,表现的好像很懦弱的样子,能怪他自己吗?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他出场时的样子,怪不得他怪不得孩子。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再看看成才,村长家的孩子小时候好像都会成为孩子王,都会学会甜言蜜语逢迎拍马。后来他进了军营,发现另一方天地,却也走上了一心专营、事事算计的道路。原著没有说他被袁朗淘汰,电视剧改变为淘汰十分准确,战友真不能是他这样的。但成才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家庭虽然比许三多家略好,但跟高成吴哲比起来,无疑是机会匮乏的。他又是早熟的人,从一开始就学会了社会手段,只不过手段实在不够高明,也难怪,其父的境界怎么培养一个有高明手段的孩子?于是他骨子里的义利观被他自己简化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本来有机会成为一颗大树,却被自己砍成了一根电线杆。情义被忘却,利益被放大,离开钢七连也就顺理成章。先是决定要在军营中好好混,接着找到一个小目标--狙击手,接着受点打击遇到天外天人上人,放弃小目标转向职位提升,结果阴差阳错去了草原五班当班长,不甘心沉沦争取进老A,最后却被打得稀碎稀碎的回到老地方。剧中后面几集主要讲他怎么又成熟起来,现实中受到这样打击的人还能那么容易重新起来吗?他的家庭只不过是在他小的时候提供了略微好点的经济条件,在视野上和许三多没有大差别,一个军营足以成为他人生的全部目标。但他的家庭在行为处事上深深影响了他,钻营算计,这不就是村长的常见长处么?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再看看史今、伍六一和老马们的家庭出身影响,史今也是农村家庭,虽然没有直接情节内容体现他的家庭情况,但通过只言片语间可以知晓其家庭也并非完美的。小的时候也会受到兄弟们的“欺负”,但我相信更多是照顾,这种一家多兄弟的情况在东北曾经十分常见,现在计划生育后见得少了,但以前这种大家子还是挺多的。这种家庭中,虽然内部会有大小之分,但一般对外都是非常团结的。可能是受这种相对特殊但又正常的家庭环境影响,史今的性格形成很顺利,也几近完美。他有责任心,乐于照顾人,也会照顾人,上下沟通中也十分灵活,又不失自己的主见。一副从骨子里的老班长老大哥形象,引起了在小说中伍六一的最终追随。生活中如果有这样的朋友,没有人不会想着去亲近的。电视剧中史今要退役时,高城所作的种种努力,是真诚的流露,他是高城最好的兵,没有之一。家庭的团结氛围,是史今形成高情商性格的最佳因素,但家庭的社会基础也是他黯然离开军营的必然。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伍六一是另一个极端,是不同于许三多和成才的另一个极端。伍六一是极端刚硬的代表。他没有高城袁朗之类的家庭环境,但也不会像许三多那么差,从农村到军营,骨子里的要强基因加上钢七连的连魂,决定了他不会也不敢活得太舒坦,所以他必然会选择独立、坚强的最难之路。他的选择和高城的选择内在是相同的,只不过他选择了最难的路之后,不会有高城的条件。所以小说中他是拖着残腿开个修鞋铺,后又追随史今而去。如果他留在军营,高城之于他就相当于高城的父亲之于高城,但他从最简单的农村家庭出来,从小到大必然有家里的人时时刻刻在他身边说着“做人要要强”的话,所以他是自主要强的人,是刚硬的人,是宁可自己受再多苦再多累但绝不能失去尊严的人,为了尊严他敢于向一切去拼,他是个人物。条件一般的家庭,唯有坚持要强的心,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伍六一不容易,这样的家庭出身的人都不容易。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老马的家庭和史今伍六一应该都挺像,但他骨子里的性格偏软,少了一些自己的主见,又没有经过钢七连的洗礼,所以他代表了更大部分的参军、退役、回归的人的主流。还好许三多的出现,会让他明白混日子可以但千万别让日子把你给混了。

不同的家庭出身影响了不同的人物命运,现实中的情形与此无差。但说到底家庭出身只是外部的环境因素,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依然是个人的人生信念。这一点许三多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当身边的机会出现时,要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等别人转身再看你时,你已经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了。

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决定了许三多们的命运——再看士兵突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