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最近网上热传的一则新闻,再次把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

「以房养老」——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青岛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在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女儿不愿照料父亲,老人决定将自己的拆迁房送给朋友,以求换取今后的照顾。女儿则表示,自己没能力照顾父亲,但房子应该留给她。

“养儿防老”本是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但是在时下社会背景里,家庭伦理关系受到金钱物质的挑战;更不用说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子女工作在外,老人独居空巢早已是普遍现象。

近日,中国银保监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

「以房养老」——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以房养老”是咋回事?

“以房养老”,简单说就是老人把自己名下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屋产权仍归老人所有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或银行根据房产的价值,按比例每月向老人支付养老金,直到老人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或银行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相关费用。

“以房养老”,每个月能拿多少钱?

根据媒体报道,家住在北京市北五环的康先生,由于女儿不幸去世,只剩下老两口相依为命。两人每月退休金共7000多元,最大的财产就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2014年,两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合约,当时这套房子评估为305万。康先生每月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9000多元的养老金,而且他们还可以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以房养老”,试点情况如何?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提出鼓励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和2016年分两批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今年6月,有多家保险机构获得了“以房养老保险”试点资格,但开展业务的仅幸福人寿一家,且完成承保手续的不足百户。

实际上,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这件事,很多人尚难以接受。

「以房养老」——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有观点将以房养老解读成政府在推卸应该承担的养老责任,也有观点认为无法理解房子不留给子女;甚至出现过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行骗的案例。金融机构担心未来房价下跌、房产变现难,开展该项业务顾虑重重。

“以房养老”引质疑但势在必行

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以房养老保险的市场动力及其意义。业内人士认为,以房养老试点扩围,目的是在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这无法替代基本社会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