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数一亿粒米,真的要数一亿次吗?

前几天,佛山某小学四年级的的一份“奇葩”作业在网上引发热议,数学老师苏某布置了一道数学题,“今晚数学作业有一项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们督促孩子们完成。”


小学作业数一亿粒米,真的要数一亿次吗?


此作业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表示:“按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即一年共有365*24*3600=31536000(3千万秒)。如果一个人每秒钟数3个数,不吃不喝不睡,理论上从1数到1亿需要一年时间。”

小学作业数一亿粒米,真的要数一亿次吗?

也有网友表示:“这个题目不但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而且用意让学生感知一亿的大小,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

而有些学生和家长则认为这道题十分简单,几十分钟就能搞定,可以先称100粒或者200粒的重量,算出一个估值。也可以用容器量一部分米,再估算1亿粒米有多少。

小学作业数一亿粒米,真的要数一亿次吗?

该数学老师事后解释,其实这是道实践类的数学题,初衷是让学生去估算和感受数字,不是让孩子真正去数一亿粒米而是让孩子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并且希望孩子能通过这道题对1亿有一个实际的概念。据悉,作业发布当天就有数十位同学通过各种方法“数清”了一亿粒米”。

小学作业数一亿粒米,真的要数一亿次吗?

公众之所以对“数大米”反应如此强烈,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奇葩作业不满的情绪长久积累之后的爆发。这道题的热议不仅暴露了大部分人对一亿粒米没有概念,更说明我国一直以来的数学教育,只强调学生的书面运算能力,却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多。其实只要布置妥当,这类发散思维的作业是值得鼓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