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旺、盒馬「霸占」武漢商業市場 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

消費降級的話題正在被廣泛熱議。一個城市的商業環境是佐證消費是否降級的重要參考。近期,武漢的商業迎來了一些新消息,我們恰好可以從中觀察:武漢目前的消費究竟是升級還是降級了?

青山再添新店 8家永旺“圍城”武漢

近日,青山迎來了好消息:8月30日,永旺集團與青山簽約,擬投資建設永旺夢樂城。而江夏永旺卻相反,其規劃建設仍遙遙無期。

早在去年10月,江夏官方在武漢城市留言板的回覆中透露: 文化大道永旺夢樂城由美聯地產代建,預計2019年年中開始施工。而時至今日,江夏永旺一直未有新動作。8月23日,官方回覆稱永旺選址規劃目前沒有出來,具體情況看後期安排;8月24日後,官方統一回複稱目前沒有收到有關永旺的規劃,也沒有收到永旺變更的消息,具體情況看後期安排。也就是說,江夏永旺,曾號稱將是武漢最大的永旺,其規劃目前毫無進展。

目前,武漢已有4家永旺店。未來除了遲遲沒有消息的江夏永旺外,還將迎來光谷永旺和黃陂永旺,青山永旺。其中黃陂永旺為2017年5月簽約的“資智回漢”項目。而光谷永旺何時建成,同樣備受光谷居民的關注。

對永旺品牌如此期待,是否體現了武漢商業市場的某種偏好?

定位成功 永旺對武漢商業“投其所好”

作為全球知名零售巨頭,日本永旺在武漢的擴容一直非常受關注。永旺在武漢的成功運營有幾個特點:永旺對於商業的考察非常慎重,每一個新店的開建從傳出消息到真正落定要經歷幾年的時間;永旺的品牌招商有獨特標準體系,保證了招商質量;高品質大型日式“超級市場”的定位,加上其標準人性化的日式服務,和完善的會員優惠制,為永旺培養了眾多武漢“粉絲”。

永旺、盒馬“霸佔”武漢商業市場 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

永旺武漢金橋

永旺在武漢最成功之處還在於其選址的精準:偏重交通較為便利,市區環線與交通主幹道交接處,不但保障了客流,更彌補了片區居民對大型超級市場的一站式購物需求,加上其標準化的餐飲和娛樂等配套的品牌招商,永旺幾乎成為區域內生活不可或缺的商業體。在武漢,永旺新店的開業,對於區域的樓市影響之大,不亞於沿線地鐵的開通。拿武漢首家金銀潭 永旺店來說,永旺落戶以後,片區的房價呈直線上升之勢。

永旺、盒馬“霸佔”武漢商業市場 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

2012-2016年間金銀潭房價走勢

幾乎每月開一家 盒馬鮮生在武漢擴張速度驚人

在武漢,類似永旺這樣的商業“網紅”應該說非盒馬鮮生莫屬。不同於永旺在武漢有節奏地慢慢擴張,盒馬鮮生在武漢落地相當迅速,媒體形容其在武漢正朝著“3年50家門店”捨命狂奔!

2018年4月 武漢首店在武昌南國首義廣場開業;

2018年7月,江岸區百步亭花園路的萬家匯購物中心店開業;

2018年8月,盒馬鮮生武漢第三店武漢環球貿易中心(ICC)太和裡店開業。

9月底,武漢第四家盒馬鮮生將在洪山區天下龍嶺廣場開業。

另外,即將開業的盒馬鮮生還有武漢CBD泛海生活廣場、青山八大家紅坊裡商業街區、江夏萬匯MALL、東西湖鴻達廣場等項目。

自首家盒馬鮮生在武漢開業以來,每一家分店在武漢的落地,都形成了一種“消費現象”。排隊的顧客直言:買龍蝦如同買白菜。

永旺、盒馬“霸佔”武漢商業市場 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

武昌泛悅匯盒馬鮮生店

武昌泛悅匯盒馬鮮生店門口被迫限流

盒馬在武漢佈局的迅速和數量眾多,是因為其看中了武漢對新零售業態的良好接受度。盒馬作為國內新零售的代表,無論業態還是技術都是新模式。武漢在近幾年來城市人口增長迅速,且人口年齡結構也偏向年輕化,對於新零售模式有較高接受度。這一特點恰好符合盒馬的客群定位:有一定經濟基礎的80/90後的中高端消費者。

相比永旺、盒馬這些成功的網紅商業IP,武漢也有一些曾經火熱,但如今卻逐漸退出市場的商業業態。比如曾經的保稅店,你還記得嗎?

曾經瘋狂擴張的武漢保稅店如今“難覓蹤影”

三四年前,保稅店開始在武漢興起,進口商品加速進漢。2014年12月,東湖綜保區誕生武漢首家保稅店,隨後不到兩年時間,武漢保稅店瘋狂擴張,單店面積從一兩千平方米到數萬平方米,數量近20家。

而如今卻是冰火兩重天。

在百步亭金橋匯,位於二樓的東湖綜保區展示交易中心開出的分店已閉門謝客。今年4月,其常青花園分店也閉了店。業內人士透露,從去年下半年起,武漢的“保稅店”就關了4家,而剩下的大多都縮小了規模,謀求轉型。武漢愛保稅進口商品交易中心人士告訴記者,以前,一個店一天賣184萬,現在一天才十萬左右。

永旺、盒馬“霸佔”武漢商業市場 消費是降級還是升級?

“空無一人”的保稅店

保稅店退出武漢市場,是必然。

實際上,武漢很多企業入局進口商品,多打的是“保稅”擦邊球。很多進口商品店雖然打了“保稅”的旗號,其實走的是一般貿易模式,進貨成本和流轉成本並不低。

壓死實體保稅店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跨境電商。2015年至今,也是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幾年,從海淘到跨境購,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進口商品價格也比一般保稅店更具優勢,各種海淘和網購渠道的出現迅速蔓延到武漢,將性價比越來越低的保稅店倒逼出了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

永旺、盒馬等網紅業態不斷湧現,經營落後的保稅店已經迅速“退潮”。那麼,總的來看,武漢商業究竟是在降級還是升級呢?

不論是永旺還是盒馬,在武漢的成功擴張,都體現了兩個層面的顯著特徵:

首先是武漢人偏好更好、更高品質、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其次是偏愛更節省時間、更便捷的新型購物方式。從商業洗牌的速度來看,武漢的商業活躍度跟上了一線主流城市的步伐,是“升級”的。

然而,從武漢商業的消費業態來看,是否又是一種降級?

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觀察武漢近幾年廣受歡迎的商業,不論是宜家、永旺還是盒馬,都更多偏向於超級市場定位的零售業態,即生活必須品類佔據了消費主導。

反觀其他中高端商業綜合體,在武漢落地的速度卻較為緩慢,近日被證實“涼涼”的武勝路大悅城就是其中的例子。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永旺佈局的全國城市中,杭州已有萬象城;北京、天津有大悅城;在盒馬鮮生廣泛分佈的上海,商業業態的豐富和檔次更無需贅述。而武漢除了山姆會員店、永旺、盒馬等零售店的不斷擴張外,何時才能有更升級的商業IP出現?

目前來看,或許應該是恆隆廣場、萬象城、遠洋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