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太平天国:恶因的恶果,天京事变,极盛转衰

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咸丰三年三月十九日(1853年4月26日)香港总督文咸访问太平天国,他的翻译密迪乐就从两个太平军船员的口中得知:“东王杨秀清是首要的军事权威和政治权威,他们说天王只是一个被承认的君主,他把他的时间用在编书上面,人们从来看不到他。”

咸丰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53年12月24日),东王杨秀清自称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杖责天王府女官”。洪秀全本人“深藏不出,秀清则盛陈仪卫巡行闾市,凡有军务,议定上奏(洪秀全)无不准者,每批旨准二字。属下伪官,惟奏谢恩赏,径达洪秀全,其余军务,悉秉奏秀清,听其裁处转奏。(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洪秀全徒存其名;秀清叵测奸心,实欲虚尊洪秀全为首,而自揽大权,独得其实”“因此也许有人以为洪秀全早已死了,但一经询问,一致的证言咸谓其仍然健在,现深居城内。”

至于北王韦昌辉,洪秀全认为他“爱兄(洪秀全)之心诚”。但韦昌辉对杨秀清“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北王韦昌辉对东王杨秀清“甚谄,舆至则扶以迎,论事不三四语,必跪谢曰:非四兄(杨秀清)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不知此。肚肠嫩浔州乡语,犹言学问浅也。”而韦昌辉暗地里“请洪秀全诛杨秀清””,但洪秀全说:“暂且容他(杨秀清),他服便罢。”杨秀清曾去北王府,“杖昌辉数百,至不能兴。”以至于两人“相互猜忌,似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至于燕王秦日纲,咸丰四年三月(1854年5月),秦日纲的下人与杨秀清的下人发生矛盾,判官是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黄玉昆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可勿杖,转相劝慰”,但杨秀清不同意该判决,命令石达开逮捕自己的岳父黄玉昆,“玉昆闻而辞职,燕王秦日纲闻之亦相率辞职。”结果杨秀清“杖日纲一百,玉昆三百”。李秀成认为“东王威逼太过,此三人(北、燕、翼)积怨于心,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

1856年八九月间太平天国破清军南方大营“及破南省,(杨秀清)众权独揽”,“(杨秀清)有去洪贼而自称天王意。”洪秀全为以示庆祝,定于杨秀清生日时正式封万岁。洪秀全一面“所筑土城上密布枪炮,恐杨来暗算,一面遣腹贼至江西调北贼韦昌辉回金陵”。与杨秀清有宿怨的韦昌辉在咸丰六年八月三日(1856年9月1日)深夜回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率三千余人遽入南门,趋围东贼宅,自携数贼入,杀东贼及其妻小”,史称“天京之变”。咸丰六年八月四日(1856年9月2日),韦昌辉将杨秀清首级交给洪秀全。

翼王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见势不妙,当夜逃出金陵城外。在韦昌辉进攻洪秀全天王府的最后关头,天王府内的大量宫女参加了保卫洪秀全的战斗,“韦昌辉陈兵三千人于洪居前火攻(天王府),洪秀全乘墉与韦昌辉对垒,枪炮互施,逾时无胜负,洪居服役少女,悉使裹发、效男装,各持械启门,大呼出冲阵,北贼不意其速出,大惊,众遂溃,缚北奸送洪秀全,令肢解之。”

那时的太平天国:恶因的恶果,天京事变,极盛转衰

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王洪秀全,1851年金田起义,1864年(同治三年)在天京病故,终年50岁。

东王杨秀清,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终年33岁。

西王萧朝贵,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1852年,于长沙城下妙高峰督战,炮弹击中胸部,不治身亡,终年32岁。

南王冯云山,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被炮火命中,伤重身亡,终年37岁。

北王韦昌辉,1856年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捕杀了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韦昌辉被五马分尸,终年31岁。秦日纲处死,终年3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