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多點出擊 清廷全面潰敗

戰事擴大

1841年4月,關於《穿鼻草約》的報告傳至倫敦。5月,英國政府否決《穿鼻草約》,內閣會議決定召回義律,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來華,進一步擴大戰爭。

璞鼎查於6月5日駛離倫敦,8月10日進抵澳門,8月12日璞鼎查照會廣州當局,要求接受去年所提各項條件,否則帶兵北上。8月21日,璞鼎查和海軍司令巴加、陸軍司令臥烏古,率領10艘軍艦、4艘輪船、22艘運輸船搭載英國陸軍開始第二次北上。

臺灣之戰

1841年9月,英國一艘運輸船於臺灣北部雞籠(今基隆)出現。清地方官員奏稱該船向雞籠二沙灣炮臺發炮,遭到清守兵發炮還擊,將其擊傷。該船後撤,誤觸暗礁下沉,英軍被殺32人,被俘133人。清軍從運輸船上獲大炮10門,並獲炮彈、圖冊等物。10月19日,英國派艦至雞籠要求換回俘虜,未獲清軍回覆。27日,英軍再攻雞籠,派兵從三沙灣登陸,遭清軍開炮還擊,將其逐至外洋。1842年3月,又一艘船隻於臺灣中部大安溪的大安港出現。清地方官員奏報該船船員想上岸,清軍於是派數艘漁船誘導其入河內多礁處。英軍因不諳地勢,於大安溪中段處擱淺。清兵前往伏擊及擊沉英船,數十名英人被殺,另有54人被俘。清軍並在船上擄獲11門大炮等兵器。這兩次事件被稱為為臺灣之戰中的雞籠之役、大安之役。道光帝其後下旨將大部份俘虜正法。1842年8月,兩船共139名俘虜於臺南被斬首,只有11人倖免。但據英方文獻所述, 該兩英船實因遇風觸礁。但倖存船員卻被拘禁,而其中197人之後被處斬。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多點出擊 清廷全面潰敗

閩浙之役

1841年《廣州合約》後英軍離開廣州後,道光以為戰爭已經結束,通諭沿海督撫:“酌情裁撤各省調防官兵”。8月上旬,裕謙接到奕山、祁貢自廣州發出英軍將“再犯閩浙”的預警,乃上書要求緩撤江、浙兩省防務,道光批諭:“英人赴浙,出自風聞,不足為據,著裕謙仍遵前皆,酌量撤兵,不必為浮言所惑,以至糜餉勞師”。結果僅時隔數日,英國艦隊即出現在廈門。1841年8月25日,英艦隊進逼福建廈門海域。通牒“限期交出廈門”,遭拒。英軍於次日攻陷廈門,英軍戰死1名,傷十餘名。清軍傷亡數百,總兵江繼芸陣亡。英軍將炮臺破壞後,留兵鼓浪嶼,續向定海前進。

欽差大臣裕謙負責浙軍務,數月以來,在定海積極設防,兵力近7000人。9月25日,英軍再攻定海,遭定海守軍激烈抵抗。英軍三次攻擊,處州總兵鄭國鴻、鎮海總兵葛雲飛、壽春總兵王錫朋率清軍與英軍激戰6日。英國陸軍2個步兵團先後登陸,清軍“所用抬炮至於紅透,不能裝打,猶拼命死戰。”10月1日,三位總兵終以武器懸殊,相繼陣亡,兵卒死逾1000人,英軍傷亡約30人,定海第二次失陷。清軍庫存的大量物資落入英軍手中,其中有三十六門新造的大炮被搬上運輸船,日後用以轟擊清軍。定海陷落後,當地人民仍舊不屈,英軍僅能制縣城周圍10裡。

為便於中國大陸過冬,等候援師,10月10日,英軍進佔鎮海。兩江總督裕謙、浙江提督餘步雲、狼山總兵謝朝恩率4千清軍在鎮海與2400英軍發生戰鬥。總兵謝朝恩力在沙蟹嶺戰鬥中戰至力竭陣亡。餘步雲率先逃跑,放棄招寶山炮臺向鎮海撤退。裕謙指揮鎮海城守兵發炮攔阻,餘步雲率部繞山逃往寧波。英軍佔領招寶山,居高臨下,炮擊縣城。裕謙指揮守軍登城抵抗,英軍猛攻,裕謙見鎮海勢危,自盡身亡。12日,英軍進攻寧波,提督餘步雲和知府鄧廷彩棄城而逃,寧波陷落。10月13日,英軍唾手而得寧波,大肆擄掠、姦淫,鄉民繼續抵抗,俘40餘名英國人。

1841年8月英軍第二次北上,相繼攻陷廈門、定海、鎮海、寧波,導致東南沿海各省驟然局勢緊張,紛紛要求增加兵力、槍炮和經費。10月18日,道光帝得知英軍攻擊浙東沿海的消息,當即任命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副都統特依順、侍郎文蔚為參贊大臣,並下令從各省徵調援軍,急赴浙東前線。

浙東之戰

1842年1月21日,奕經一行抵達嘉興,與文蔚等籌劃反攻事宜。奕經、文蔚等商定,一俟各省援兵到齊,即剋期進剿。2月10日,奕經等移駐浙江杭州。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齊,共計一萬一千餘人,另有水勇、鄉勇二萬餘人,陸續開赴浙東前線,大舉反攻寧波、鎮海和定海。1842年3月10日,奕經率大軍,定於虎年虎月虎日虎時以生肖屬虎的寧夏鎮總兵段永福為指揮官,以五虎滅羊(洋)之計,分寧波、鎮海、定海三路反攻英軍。

寧波方向,清軍以阿木穰率領的百餘名虎皮裝束藏兵負為先鋒,攻打西門。清軍攻入城後直奔英軍寧波指揮官居住的府署。但府署“門堅牆高”,無法攀登。此時英軍開門衝出,用火槍齊射,將手拿火繩槍或長矛的清軍打退到狹窄的街道里。緊接著,又有部分英軍爬上臨街的屋頂,向擁擠在街心的進攻部隊發射火箭。雙方相持一段時間後,英軍調來大炮,對著在街心擁擠的清軍進攻部隊開炮,清軍傷亡慘重,終至潰逃,首批攻入城內的阿木穰以下藏兵一百餘人全部戰死。寧波南門,遊擊黃泰、守備魏啟明、把總顧得靜、外委王保元、蔣維述等均陣亡。”

鎮海方向,反攻鎮海的清軍在劉天保率領下向鎮海進攻,終因裝備落後、戰法落後、兵將羸弱而敗退。3月15日,英軍從寧波出動近1200人,分乘3艘武裝輪船和舢板數十隻,自寧波逆江而上,向大寶山的清軍反撲。朱貴率領500餘名清兵抵抗。餘步雲再次逃跑入城,劉天保、凌長星駐兵西苑嶺,因私怨做璧上觀,不肯助戰。戰鬥中,朱貴父子三人、哈克裡、索文茂等均力戰而死,全軍盡滅。奕經在進行陸地進攻同時還特命張應雲特備火船去攻英艦,卻並未奏效,鄉勇、物資損失慘重。

清軍在浙東的反擊行動,一路因遭英軍阻擊而撤出戰鬥;另一路攻城失敗,未能入城;夜襲定海的水上一路,因風潮不順未能成行,最後延期至4月14日才在鄭國鴻之子鄭歇臣指揮下實施,但英軍早有準備,清軍幾乎全覆。三路反攻均遭失敗,英軍趁勢反攻,清軍大敗,退往紹興、杭州。

奕經駐杭州、清軍駐紹興、英軍駐寧波形成相持局面。浙東相持,使清廷無心再戰,道光皇帝決計求和,於1842年3月27日任命主和派耆英為欽差大臣、杭州將軍,將主和派伊里布派往浙江,“人人以為指日可罷兵,遂不復議進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多點出擊 清廷全面潰敗

長江戰役

1841年10月,英軍在福建和浙東等地發起的進攻雖然取得進展,但亦受到清朝軍隊的抵抗。為儘快結束戰爭,英軍決定發動一場決定性戰役,進攻長江中下游一帶。從11月開始,英國政府陸續增調本土和印度海陸軍來華。經過半年準備和動員,至1842年5月英軍在華兵力增至正規軍艦二十五艘,汽輪十四艘,給養船九艘和載有一萬名陸軍的運兵船。

1842年5月7日,英軍撤離寧波,開始從浙東收縮兵力執行“揚子江戰役計劃”。5月13日,英軍艦隊離開甬江口外黃牛礁海域,開始向長江口集結。5月18日,英軍攻陷乍浦,清軍駐守在乍浦的八旗官兵和鄉勇死傷1500餘人,平民死難1500餘人。副都統長喜身負重傷,撤退至嘉興,不久不治而亡。此役英軍損失60餘人,高級軍官湯林森中校在天尊廟戰鬥中陣亡。英軍佔領乍浦後,在乍浦逗留休整十天,期間幾乎將該城焚掠一空。

耆英在乍浦被佔後立即向清廷奏報乍浦失陷經過,主張求和。不久清廷又重新起用主張議和的伊里布,並送還乍浦之戰中俘獲的黑白洋兵16名,以示和談誠意。但英軍對清廷的和談誠意置之不理,6月8日抵達長江口外的雞骨礁一帶集結,準備繼續進攻吳淞口。

1842年6月初,英國軍艦抵吳淞口外,守軍約萬人。英軍以5艘軍艦進攻吳淞炮臺。6月16日晨,戰鬥開始,兩小時後,兩江總督牛鑑逃走,諸軍潰散。英軍遂乘勢大進,佔領炮臺,江南提督陳化成陣亡。吳淞口失陷後,該地區的大小火炮大部為英軍所獲。這些火炮中,不少裝有炮車和簡單的瞄準具。英軍對其中某些火炮質量的改進,甚感驚訝。吳淞失陷,上海震驚,官吏和富豪紛紛逃離。6月19日,英軍水陸兩路向上海推進,上海官兵棄城而逃,英軍大掠4天后退走。上海鑄炮局新鑄的銅、鐵炮171門,火藥9噸及大批存糧,盡被英軍所獲。

1842年7月13日,英軍進抵鎮江。耆英與伊里布“饋送英夷牛羊”,兩江總督牛鑑以“黃金十二萬犒勞英師。”揚州富商顏崇禮因為與當地鹽梟長期不和,向英軍進貢35萬兩白銀及新鮮食物,與英軍達成協議:英軍不進入揚州城,轉而炮擊老河影一帶鹽民,釀成“老河影慘案”。都統海齡令旗兵撤往城內,緊閉四門,滿城捉漢奸,捕殺城內居民百餘人。1842年7月21日,英軍出動陸軍9000人、戰艦15艘在艦炮支援下向鎮江發起進攻。英軍登岸後攻城,遭守城的旗兵頑抗。守城的旗兵或者將英軍推下城去,或者扭住一起跳下城牆。英軍在炮火掩護下,用火藥包將甕城門炸開,大隊英軍蜂擁而入。英軍攻入城內後,城內的旗兵從巷道內湧出,與英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戰。許多旗兵戰前殺死自己的妻兒,然後才參加戰鬥。最後,守衛鎮江城的旗兵以極大的傷亡代價,使英軍死傷160多人,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最重的傷亡。此役清軍損失旗兵500餘名。海齡督戰到最後一刻,最後投火自殺身亡。事後英軍“毀城垣,焚衙署,縱黑鬼姦淫婦女,道路死傷枕藉”。

英軍在鎮江的軍事行動,切斷清朝經濟命脈京杭大運河的漕運。7月16日,道光帝就密諭耆英,只要英國息戰退兵,便同意割讓香港,並增開通商口岸。鎮江失守後,道光帝決心專意“議撫”,並授權耆英、伊里布“便宜行事,務須妥速辦理,不可稍涉遊移”,並令奕經所率援軍暫緩由浙赴蘇,“以免該逆疑慮”。然而,璞鼎查對清朝方面的“羈縻”毫不理睬,命令英軍繼續向江寧推進。

8月3日,英國遠征軍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鎮江,主力艦隊開始向江寧開進,9日抵達江寧江面。11日,英國陸軍登陸,“於紫金山之上,安設大炮,軍艦擺開了攻城的架勢。同日,耆英自無錫趕到江寧,在英國軍隊的炮口威懾下,開始與英方議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