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民国:为太平天国正名

太平天国是清朝取代明朝后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超过600座城池,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那时的民国:为太平天国正名

因清朝推行剃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发,故太平军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贼”、“毛贼”、“发贼”、“发匪”、“发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贯广东省广州府花县,其他的太平军将士亦多起自两广,故清廷亦称其为“粤匪”、“粤贼”,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廷命令宫廷画师绘画《平定粤匪图》。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订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