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丨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及习题历年真题

考点一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炭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母尘肺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2011年真题]《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给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其中,发病人数占前三位的疾病是()。

A.矽肺、炭黑尘肺、水泥尘肺

C.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铝尘肺

B.煤工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

D.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答案:D

[2015年真题]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给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下列职业病中,不属于法定尘肺病的是()。

A.矽肺

B.石墨尘肺

C.电焊工尘肺

D.石棉所致肺癌

答案:D

考点:二毒物的危害性

(1)毒物毒性。

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2)毒物的危害性

1)化学结构。毒性大小依次为:

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

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增强。

2)物理特性。

3)毒物剂量。

4)毒物联合作用。

5)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

6)个体状态。

[2012年真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或使用的化学物质散发到工作环境中,会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下列关于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注册安全工程师丨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及习题历年真题

A.毒性大小可以用引起某种毒性反应的剂量表示

B.毒性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

C.毒性大的物质其危害性一定大

D.烟酒嗜好往往增加毒物的毒性作用

答案:C

[2013年真题]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下列关于毒物危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减小

B.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

C.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正比

D.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惰性气体,不会产生危害性

答案:B

考点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噪声

(1)噪声可归纳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2)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

2.振动

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手臂振动病。

3.电磁辐射

(1)非电离辐射

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导致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主要引起功能性改变,并具有可逆性特征,症状往往在停止接触数周或数月后可消失。

2)红外线

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3)紫外线

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4)激光

新增职业病“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2)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包括: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

2)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病——放射病。

4.异常气象条件

1)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中暑,在临床上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2)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由于全身过冷,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肺炎、肾炎、肌痛、神经痛、关节炎等,甚至可导致冻伤(新增职业病)。

3)高低气压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在高气压作业条件下,则可引起减压病(航空病)

在低气压作业条件下,则可引起高原病

[2013年真题]电焊、氩弧焊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紫外线职业危害。紫外线照射人体引起的职业病是()。

注册安全工程师丨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及习题历年真题

A.职业性白内障

B.滑囊炎

C.电光性眼炎

D.铬鼻病

答案:C

[2011年真题]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职业病”。下列有关职业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下桥墩潜水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压病

B.高山勘探低气压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减压病

C.冶炼车间热辐射产生的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是职业性白内障

D.冷库的低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关节炎

答案:C

[2014年真题]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下列关于职业病分类及职业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

B.低气压职业危害引起的职业病属于高原病

C.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电光性眼炎

D.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光感性皮炎

答案:B

[2013年真题]依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下列法定的职业病中,由于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有()。

A.航空病

B.棉尘病

C.高原病

D.森林脑炎

E.手臂振动病

答案:ACE

考点四:职业危害控制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釆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经工程技术治理后仍然不能达到限值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避免其对劳动者造成健康损害,则需要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

组织管理措施:

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加强组织与管理也是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实现生产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

[2014年真题]某采石场工作的作业场所中存在大量的白云石粉尘和大量的大理石粉尘,为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有效防范职业危害,应采用主要的工程控制技术措施的是()。

注册安全工程师丨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及习题历年真题

A.采用湿式作业或密闭抽风除尘

B.采用湿式作业或排风净化除尘

C.采用局部送风或密闭抽风除尘

D.采用局部送风或排风净化除尘

答案:A

[2015年真题]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属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是()。

注册安全工程师丨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及习题历年真题

A.改变工艺用甲苯替代苯作为原料

B.佩戴防毒面具

C.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D.合理组织劳动过程

答案: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