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寒冬將至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因兩大原因陷入困局

西媒稱,自2018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BAT在中國做生意的難度加大,如今兩大原因使它們陷入困局。

外媒:寒冬將至 中國互聯網巨頭因兩大原因陷入困局

移動互聯網平臺如今已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華爾街日報》9月10日報道,2018年以來,中國科技巨頭在中國做生意的難度加大,以BAT(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首字母大寫)為例,它們在美國股市中的股價總體下降了12%,而同期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以及谷歌(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合計則上漲了28%。

文章稱,長期以來BAT分別主導著中國在線搜索、電商和電子遊戲市場,它們的發展勢頭似乎勢不可擋,但如今BAT卻面臨著兩大問題。

外媒:寒冬將至 中國互聯網巨頭因兩大原因陷入困局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宣佈年底將卸任集團CEO一職(圖源:VCG)

首先是政策監管的趨嚴。對於騰訊而言,其9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中國,中國暫停批准新遊戲與遊戲內購虛擬道具致使該公司自2005年是第四季度以來利潤首次出現同比下滑。而對騰訊更加不利的是,中國已在近日表示將繼續限制電子遊戲發佈並給年輕人玩遊戲的時間設定限制。而百度也曾因顯示對中國“社會秩序”構成威脅的內容而受到官方和社會各界的嚴厲譴責。金融領域,中國正在嘗試控制監管力度不足的投資,其中主要針對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與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等,因為這些公司憑藉其在在線支付領域的主導地位正將存款從國有銀行吸收到它們平臺上銷售的金融產品中。

BAT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國內競爭不斷增加,雖然新對手的崛起或不會導致收入或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但這種趨勢已削弱了BAT在中國市場近乎壟斷的地位。

以運營新聞聚合類應用今日頭條與短視頻應用抖音的字節跳動公司(Bytedance)為例,據中國互聯網數據研究公司貴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uestMobile)公佈的調查數據,字節跳動公司的應用如今佔據著中國手機用戶10%的時間,而騰訊公司的相關應用在過去的一年裡的該比重已從54%降至48%。

對於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來說,事實證明抵禦對手的進攻代價很大,當面對拼多多等對手迅速崛起,阿里巴巴採取的對策是向實體零售商店和網購物流等領域投入大筆資金,為其不斷減速的核心業務提供支持。但目前這些支出還沒有帶來多少回報。

至於BAT如何渡過難關,文章認為首先要繼續向海外擴張。文章指出,2017年,騰訊海外市場總收入佔比僅為3%,而2018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來自海外市場的電商業務銷售額佔比僅為8%。

其次,從中國消費者獲取更多的受益似乎也是更好的辦法,以微信為例,其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突破10億,而數據顯示騰訊從每名用戶身上獲得的廣告收益僅為2美元,遠低於Facebook從北美每名用戶身上獲得的25美元,文章認為,即便是調整中美個人財富差異的因素之後,騰訊可以挖掘的潛力仍很大。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為了在拓展業務等時能更容易獲得中國金融當局批准,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相繼剝離金融業務,百度,京東等股市都已經其金融產品部分股權出售給其他公司。

文章稱,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之所以相繼剝離金融業務是由於拓展業務必須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均在美國上市,但相關人士指出,(拓展業務之際)“成為中國的企業,更容易獲得當局的批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