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轉型攻堅戰 聯想手機捲土重來 打破IoT“孤島”困局

「智慧城市」轉型攻堅戰 聯想手機捲土重來 打破IoT“孤島”困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乘著人工智能這股熱潮積極尋求轉型,以期佔據更大的市場,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IT巨頭——聯想。

繼楊元慶的“三波戰略”(第一波是PC;第二波是移動+數據中心;第三波是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後,迴歸後的劉軍在聯想中國區開展了一場“智慧聯想,服務中國”的變革。由此,聯想開始從硬件設備製造商向智能物聯網服務商轉型。聯想中國正在大力構建的智能物聯賽道中,聯想手機業務將成為發力智能物聯時代的重要引擎之一。

聯想手機再出發 Z5肩負轉型新希望

6月5日,睽為一年的聯想手機召開新品發佈會,推出“國民手機”,與此同時,聯想所有的手機業務也併入聯想中國旗下。

日前一款被定義為“國民手機”Z5問世。這款聯想手機主打高性價比,採用驍龍636八核處理器,配備了屏佔比高達90%的屏幕,完美R角、超窄邊框、雙面2.5D康寧大猩猩玻璃ID設計,以及6GB+64GB存儲、3300mAh手機電池的主流配置。據聯想指出,Z5首發日,登上京東單品銷量冠軍。

「智慧城市」轉型攻堅戰 聯想手機捲土重來 打破IoT“孤島”困局

這是聯想中國手機業務併入聯想中國之後的首次發佈新品,也被業內普遍視為聯想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重要轉折點。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6月5日的聯想手機新品發佈會上說,聯想中國區正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這種轉型已體現在聯想手機業務上,一旦通過陸續發佈的產品獲得用戶的認知,品牌形象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聯想手機之路一波三折

說到聯想,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它的PC業務,實際上,聯想入局手機行業,已經有十六年之久,不過近年來其在手機市場的存在感漸失。

回望2002年,聯想做手機並創下了多個第一:首款國產自主研發的GSM手機,首款支持TD-SCDMA的3G OPhone手機等。

2010年,聯想宣佈移動互聯網戰略,同時推出安卓智能手機“樂”Phone。在當時傳統手機混戰的年代中,這款手機的設計在當時的市場上可謂是別具一格,然而因為其相對高額的價位,導致銷量不足50萬而黯然退出。

自此,聯想手機之路一波三折。

產品線的頻繁調整,聯想手機業務管理層的劇變,使得發展策略不斷變更,用戶黏度喪失,品牌難以維持。

2014年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移動(Moto),犧牲主品牌力捧Moto,本以為能強強聯合帶來雙贏局面,然而卻栽了跟頭。

據IDC數據顯示,2013年,聯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佔據全球第四,中國市場排名第二;2014年聯想躋身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2015年以7400萬出貨量佔據了全球第四齣貨量的位置。

 

然而到了2016年,其智能手機在2016年全球出貨量的排名跌出前五;同樣,在國內的出貨量也大幅縮水。

據另一家知名調研機構GFK的報告,2016年聯想智能手機在中國的銷量為300萬部,2017年的出貨量僅為179萬部。

在聯想徹底掉隊的16、17年,其他智能手機品牌繼續進行激烈廝殺,國產手機品牌大放異彩,華為僅2017年第四季度的國內出貨量就達到了2430萬。

「智慧城市」轉型攻堅戰 聯想手機捲土重來 打破IoT“孤島”困局

現如今,聯想準備在手機市場上重新出發,聯想手機已加入聯想中國後,也將成為其智能物聯的重要戰略引擎之一。

積極構建智能物聯生態 打破孤島與困局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物聯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聯想也正在用開放的平臺連接一切來打破“孤島”與自己面臨轉型的困局。

聯想集團中國區戰略與業務拓展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在14日的CES Asia 2018的主題演講上用“智能孤島”來形容如今的物聯網。

他表示,聯想正在用開放的平臺連接一切來打破“孤島”。聯想跨界攜手百餘家企業在物聯網IoT領域共同構築了一個全新的組織——“聯想SloT合作社”。

「智慧城市」轉型攻堅戰 聯想手機捲土重來 打破IoT“孤島”困局

“聯想SloT合作社”涵蓋了半導體以及和半導體相關的模組領域的合作伙伴,將與聯想共同打造標準化的模組和SDK,解決傳統設備智能化的痛點,直接接入“智慧聯想”;在技術和算法領域的合作伙伴將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為用戶提供更適合的服務;設備領域的合作伙伴將為更多用戶提供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智能設備;也已有多家內容和服務領域合作伙伴,接入智慧聯想。

聯想,正在物聯網平臺,編織一場關於轉型的構想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