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環球網 記者 陳超】2月下旬以來,國內疫情日趨穩定,但海外疫情不容樂觀。多國陸續升級疫情防控措施,部分地區進入隔離狀態,出臺相應政策調整進出口貿易。據飛書深諾集團最新調研認為,跨境電商賣家面臨的問題,正由“無貨可賣”向“有貨難賣”轉變。

近日,飛書深諾集團發佈的《中國跨境電商戰“疫”指南(四):全球疫情爆發的影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目前,國內“工廠——賣家”端的問題尚未全部解決,主要問題是工廠的產能尚未完全恢復,原材料端面臨一定漲價壓力;而更嚴峻的是,海外疫情擴散使“賣家——消費者”端出現新困局,主要體現在:國際物流和“最後一公里”物流時效下降,物流配送成本上升;消費者需求受到衝擊,部分品類短期需求下降;海外營銷機構政策變更,人員在線辦公存在困難。

那麼,隨著疫情對跨境電商的影響由供給端轉向消費端,復甦週期進一步拉長,賣家的應對策略又應有何變化呢?

疫情蔓延困難重重

近期,歐洲已有10多個國家全部或部分關閉邊境。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目前歐洲已成為疫情的新中心,按照目前的抗疫情況,此次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已經基本不可能。這也將給我國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後續將會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


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全球確診疫情地圖(圖源:丁香醫生)


《報告》顯示,70%-80%的國內供應商已經復工,但上游供給效率完全恢復正常水平還需要時間。《報告》認為,生產端方面,產能仍在恢復,主要的困難集中在工廠人手不足,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國外原材料採購不便等方面。

物流端方面,時效大幅下降,成本持續上升。《報告》稱,由於歐洲成為重災區,其他地區往返歐洲的航班,以及歐洲國家之間的航班也遭到大面積削減。據不完全統計,2-3月,國際航空市場運力比正常時期減少了60%以上。客機腹艙物流運力大幅下降,導致空運時長增加,價格持續上升。有電商賣家表示,目前海外物流平均延遲5-7天,空運艙位價格上漲30%以上。


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國際物流價格持續上漲(圖源:雨果網)


此外,物流人手不足,邊境管制加強加大了採購難度。《報告》顯示,美國方面,


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據深圳機場某物流公司反饋,口罩等防疫類商品到達美國後,在清關環節受到攔截,目前狀態多為“貨倉留待”。


電商平臺物流政策出現調整。亞馬遜FBA宣佈,3月17日-4月5日期間暫時只接收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這導致大部分賣家將無法入庫。如若尋找替代海外倉入庫,物流時效性與FBA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可能引發消費者的投訴和退貨增加,運營成本上升。


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亞馬遜FBA發佈非必要商品停止入庫的通知(圖源:亞馬遜)


消費意願短期下降

《報告》稱,海外消費者短期消費意願降低。隨著防疫措施不斷升級,海外消費者被限制在相對單一的生活環境中(居家隔離),短期內所需要的商品將會減少。此外,出於對病毒傳播、物流延遲等因素的顧慮,消費者也可能主動減少除生活必需品之外的網購。

生活環境改變,還導致消費者對不同品類商品的需求出現分化。數據表明,服裝等日常必需品的需求相對平穩,而消費者對於適用於特定場景的消費品(例如戶外運動、美容產品等)的需求意願則明顯下降,購買量呈逐級下跌態勢。

《報告》顯示,海外疫情爆發後,戶外運動品類的CTR出現下降,CVR更是明顯下滑(相關指標說明:CTR即廣告點擊率,CTR=廣告點擊數量/廣告曝光量*100%;CVR即廣告轉化率,CVR=銷售數量/廣告鏈接點擊量*100%);3月初,美容類產品需求迎來拐點,調頭下降;與此同時,海外政府和媒體對健康類產品的管控逐步加強。眾多措施的疊加,導致美容健康類商品的CTR與CVR均快速下滑。

多方入手應對危機

對於跨境電商賣家當前面臨的困境,《報告》給出建議。首先是優化自身運營,控制發貨節奏,告知客戶當前物流現狀,降低客戶心理預期,減少物流延遲導致的投訴和退貨。

其次,佈局防護產品,擴展關聯品類。《報告》稱,據調查顯示,74.6%的美國受訪者表示,若疫情繼續惡化,他們將避免前往大型購物場所,轉而通過網絡購物。另一項調查還顯示,目前美國消費者防疫類產品需求大幅上升。


飛書深諾: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有貨難賣”困局

大量美國受訪者已開始避免前往公共場所(數據來源:eMarketer)疫情爆發後防疫類商品需求大幅增長(數據來源:eMarketer)


從國內經驗可看出,防疫類、居家用品類(家用小電器、廚衛用品、居家服飾)、休閒娛樂類(遊戲主機、遊戲輔助設備、影音娛樂設備)、辦公設備類、3C類等品類的需求在疫情期間大幅上升,誕生多個爆款。推測隨著疫情蔓延,未來上述品類在海外也有望迎來需求爬坡。

飛書深諾在《報告》建議,電商企業可以據此做適當調整:短期內進行防疫類商品的佈局,但需要注意風險,防疫類產品的售賣有較高的准入門檻,需要相關資質,且當前社交媒體紛紛禁止投放口罩類商品的廣告;長期上則可以做一些關聯性產品的擴展,例如,服裝類賣家可以嘗試開發睡衣等適合居家的紡織品,但也需注意風險,避免跨行業調整,涉入未知領域。

再次,調整運營策略,優化現金支出。《報告》建議賣家重視營銷策略,向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地區傾斜廣告支出,以實現相對穩定的ROI,同時繼續嚴格管理日常開支,保證現金流健康可控。

最後,《報告》建議尋求外部支持。疫情爆發後,從國家到地方各省、市、縣,均已出臺大量支持政策,支持對象主要是中小微企業,跨境電商產業鏈上大量中小型工廠、賣家均將受益。據媒體報道,截至3月14日,農業發展銀行共支持2650家企業復工復產,發放貸款1370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佔比達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