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當「跑步機」式幹部

很多人都有在健身房跑步機上鍛鍊的體驗——揮汗如雨、氣喘吁吁過後卻只是在原地踏步。這一運動模式映射出一種隱蔽的消極——不少人把跑步機上的法則放到了工作當中,原地踏步式的拼搏,或許就是對“努力敷衍”的最好詮釋。

當前,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也有個別人做起了“跑步機”上的幹部。下鄉入戶時,人到而心不到,硬生生地把和群眾的深入交流變為一場火急火燎的擺拍;開展調研時,沒有走鄉入戶、沒到田間地頭,而是把大把時間花費在了“雕琢”調研報告材料上……看似熱熱鬧鬧,實則寸步未行。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有些地區,群眾對入戶走訪的幹部仍心存疑慮和抱怨,為何有些惠民政策未能及時打通 “最後一公里”。這樣的幹部,同樣有著每日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付出”,同樣堅守一線、風雨無阻揮灑著“汗水”。但賣力不走心,最終也只是雨過地皮溼,不僅觸及不到問題的本質、解決不了實際困難,更會讓廣大心存期待的百姓寒心。

這些幹部往往心中有著扭曲的政績觀,崇尚作秀、譁眾取寵,幹工作浮於表面,慣於造聲勢、鋪排場,認為能夠立竿見影、帶來政績的“大手筆”才是工作重點,每每忽略了基礎性工作,最容易導致積羽沉舟、蟻穴潰堤。這些幹部雖然在位在崗,但由於信念不堅、能力不強,提前進入了“退休狀態”,出工不出力,讓各項工作淪為機械化、形式化的應付,看起來忙忙碌碌,實際終無所獲。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原地跑”,都不應該是做人行事應有的作風。作秀式的付出、敷衍式的忙碌,不僅會拖工作後腿、讓事業蒙受損失,更會讓個人走向空虛消沉。

我們的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樣子。“跑步機”上的幹部陣勢再大、架勢再足,也無法在真槍實彈中闖出一片天地。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須勇敢果斷地走下“跑步機”,突破自我設限,迴歸現實,找到能夠真正磨礪自我意志、提升能力水平的“主戰場”,腳踏實地走出一條成長之路。

□陳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