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销售P2P产品,收益率低于网贷平台惹争议

9月10日,多家媒体广泛转载城市商业银行销售网贷产品的报道。报道对城商行销售网贷产品的运行模式及其收益水平提出了质疑。

对此,网贷舆情认为,直销银行“代销”网贷产品主要是为了丰富产品范围,以较低的初始投资金额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提升银行的效益。除了个别银行直接开展网贷业务外,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下,如果网贷产品符合网贷规则,直销银行的符合商业银行业务规范,那么合规方面的问题并不严重,但是其代销模式仍存在争议。

此外,城商行“代销”的网贷产品收益确实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在直销银行“代销”网贷产品时,这些银行需要履行见证责任,完成银行的产品审批。即银行需要对这些网贷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核查,银行直销的网贷产品收益也会随之下降。

多家银行销售P2P产品,收益率低于网贷平台惹争议

直销银行代销模式的争议

当下,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诸如出行、购物、日常缴费、金融产品认购等行为已经可以在互联网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办理业务的时间。

商业银行业为顺应时代发展,采用网上营业厅的方式将传统的金融产品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线上的经营渠道,为客户提供开放的、便捷的银行产品与服务。直销银行作为金融互联网潮流中的过渡形式,将帮助银行逐渐实现以线上为主,网点为辅的线上经营模式。

在实际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直销银行就是银行官方网站、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可以提供金融服务查询、借款、还款、转账、金融产品认购以及其他各类生活服务和高端定制服务。

直销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优秀的客户体验。除了快速开展业务以外,直销银行还摆脱了地域的限制,方便客户选择最有优势的产品服务。

直销银行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技术风险,网络攻击不但会造成客户损失,还会引发全银行范围的客户恐慌,造成严重的挤兑危机。因此,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是直销银行存在的根本。

此外,合规问题也是引发争议的问题之一。在直销银行销售网贷产品的报道中,媒体质疑银行设立网贷中介平台的问题。除个别平台直接销售网贷产品外,很多城商行直销银行采取了代销的方式经营网贷产品,并未亲自开展网贷业务。因此,真正的争议在于直销银行的代销模式。

2016年5月13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代理销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委托,在本行渠道,向客户推介、销售由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的代理业务活动。

目前,网贷行业尚处在检查之中,所有网贷平台均未持有牌照,城商行直销银行销售网贷产品并不属于通知中的代销。从业务实质看,这些城商行销售的网贷产品来源于网贷平台,城商行直销银行并不承担相关责任,也非银行销售自身产品。那么,城商行“代表网贷平台销售”网贷产品本质是代销。因此,城商行直销银行销售网贷产品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这样的法规灰色地带其实很容易理解。2016年初,网贷行业还处在发展期,很多业务模式并不固定,有效的监管制度基本缺失。但随着网贷行业法律框架的建立以及网贷平台获利的趋稳,网贷业务也逐渐被直销银行所接纳,这便造成了法律相应的缺位。

在本轮检查结束之后,业务与经营模式合规的网贷平台或将完成备案并持牌。届时,银行代销网贷产品代销问题将得以解决。

多家银行销售P2P产品,收益率低于网贷平台惹争议

网贷头部平台短期收益低于10% 直销银行见证工作影响网贷收益

城商行“代销”的网贷产品的预期回报较网贷行业平均水平较低,但这与银行的见证有一定关联。虽然银行并不承担项目风险,但网贷产品在直销银行发布仍需要通过银行的内部审批流程,在此期间,城商行履行项目的信息见证工作。

这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直销银行发布网贷产品自然受到了银行信用的增持效果。理论上,如果银行切实履行见证工作,该网贷产品的发布资料理应齐全,该网贷项目真实性也更加可靠。如此,银行发布的网贷产品相较一般网贷产品多了一步审核流程,收益也就相对较低。

另外,作为金融产品代销,直销银行会向网贷平台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考虑到网贷产品借款成本相对固定,这部分佣金最终会转嫁到投资者,造成收益的降低。

8月,第三方机构监测的网贷行业收益水平稳定在10%,报道发现,城商行直销银行网贷产品的收益低于6%。网贷舆情从网贷行业累计借贷总额前10名的平台产品发现,网贷行业短期产品利率接近指数型理财产品,并低于10%的平均水平,但随着期限的借款期限的增长,网贷产品收益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

多家银行销售P2P产品,收益率低于网贷平台惹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