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聯繫,謝謝!

1.品的是什麼?

除了之前文章提到的那些量化的味覺體系標準,我們要品的是“天地人”。天,就是天時,指的的上天的恩賜,偉大的年份時,風調雨順,絕佳的氣候適宜葡萄生長;地,當然就是指一方的風土,各種不同的土壤類型都能賦予葡萄酒不同的風格;人,指的是一切人為因素,從土壤的保護和培養,到葡萄的種植管理,到葡萄採摘後的釀酒藝術。

通過這些品評,可以知道釀酒師通過自己的釀造技術利用葡萄作為原料來表達最有當地代表性的葡萄酒味覺體驗,將時間和風土都裝瓶而凝固其中,是一期一會的對天時的感恩,對大地一方獨特風土滋養一方生靈的感恩,簡直就是時間、生命和自然的藝術!

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2.關注什麼點?

我們關注的就是上述的味覺體驗所能傳達給我們的相關信息,這些能否通過直接的味覺感受深入內心,產生共鳴。

喝酒如同識一個人,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背後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天地人和的境界,有時候甚至讓我們不自覺的感動甚至落淚!當然,不是每支酒都能帶來如此感觸,有些可能如同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一樣平淡無奇,而有些甚至會給你帶來不甚愉悅的經歷。總之,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酒如人生!

開始可能內心經常會評估,我花這些銀子所帶來的這些百味雜陳的人生經歷是否划算!?當慢慢越陷越深後,會發現,多俗吶!走開,你們這些該死的鈔票!如歌如詩的人生經歷豈是錢能衡量的?亦如喝茶,一則苦,再則甘,三則淡!一切都如過眼雲煙!

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3.在一定基礎上這裡是否有一套規範的標準?

有一定標準,又沒有標準!結合我前兩點的回答,你就可以看出來,品酒本身是門系統學科,目前也有很多國際通行的教學認證體系,可問題是品酒又是非常私人的味蕾體驗與情感經歷。客觀來講,品酒這件事是不大可能完全避免主觀因素的,同一支酒,在不同環境和心境下,跟不同的人喝,或者自己獨酌,都有可能喝出不同的感受!

所以,各種理論框架,專業標準都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裡的,問題酒如藝術,如人生,不可能被完全系統化標準化!

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4.應當從哪入手?然後如何進一步瞭解?

可以從專業書籍資料的初級課程入手,也可以在網上找基本知識開始入手,關注小弟也行哦,我會持續更新相關內容。總之,一邊看書學理論一邊按照理論的指引不斷的喝,來積累實踐經驗。至於怎麼進一步瞭解,你慢慢學,自然就知道了,這是一個follow your heart的過程,從心,慫......

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5.是否品酒師也分得很細,專攻某種酒甚至某幾個產區的酒?

確實是這樣的,葡萄酒世界太豐富太龐大了,術業有專攻,連目前影響力最大的酒評家羅伯特·帕克也主要是針對波爾多酒和美國酒進行評價,而其對勃艮第葡萄酒(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大部分集中在這個產區,比如羅曼尼·康帝)的評價,則不被世人待見。

我們品紅酒到底在品個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