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熬夜归来,仍然健健康康

愿你熬夜归来,仍然健健康康

01

前段时间,一则“37岁胃癌患者发布遗愿清单,告诫同龄人善待身体”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37岁的刘凌峰在湖北地产广告圈颇有名气,事业小有成就的他却因为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而患病——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频繁出差、加班到凌晨、酒桌上的应酬都是刘凌峰的家常便饭。抽烟、喝酒、熬夜是他生活的常态。最拼的一次,他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

除了对他深切的同情,我更多的表示理解。因为熬夜,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

《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工作压力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身在职场,过半互联网网民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尽管熬夜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02

小张是河南某地的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个二宝的妈妈。

她坦言,我是不得不熬夜啊。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有忙不完的事。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听课,教研,监督课间操,手写教案(单位领导对手写教案情有独钟)。放学回家边做饭边陪孩子玩,好不容易收拾停当等到孩子上床睡觉,还要一遍又一遍一本又一本的为孩子读绘本——亲子阅读不可少!

终于等孩子睡了,妈妈却起床,然后在深夜经营自己的梦想——读书写稿。

她说,有时也提醒自己早点睡,但不知不觉就过11点了。

“看不到的前方也许有光”,我不能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就放弃自己。毕竟有孩子要养啊,人家“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我月薪三千,还要养俩孩子呀。终我一生的顶点,也许都无法够到别人的起点。但至少我可以让我的孩子生活得好一点。能够多为孩子购买几本中意的绘本,多带他们出去长长见识,多给孩子改善一下伙食,甚至给孩子报个一对一辅导班……

我们每个人心里其实都很明白,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话是挂在嘴边上,但人在江湖,迫不得已。

03

“工作太多,晚睡是被逼的。”

小王是一家淘宝店店主,每天忙到深夜是常事。遇上节假日,有时要忙个通宵。

小陈是一家餐馆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经常忙到凌晨两点,只要有顾客进店消费,即便忙个通宵,心里也乐开了花——因为可以多攒一些钱,好给年幼的儿子在县城买套房,然后让孩子到城里读书。

小刘是一家公司职员,加班是家常便饭。她说:“有工作要做,只能加班,熬夜都是没办法。”

不是他们不知道健康的重要,而是自己肩上那份责任,让他们不得不去拼。

如果熬夜的明天肯定是死,相信每个人都会珍惜生命。但在“不熬夜我不能养你,熬夜我可能伤害自己”之间,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

毕竟,面对现实的困境,只是可能会出现的伤害总是被放到第二位。

每个人都会想,那样的倒霉事可能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04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家王思聪可以用几个亿的“小钱”学做生意,我们普通人,为了这样的“小钱”熬过多少漫漫长夜,甚至耗尽一生,也难以到达。

但我们除了咬紧牙关,别无退路。

因为我们希望,当父母需要时,我们有能力分担,当孩子需要时,我们不会囊中羞涩。

“大海不缺一滴水,森林不缺一棵树, 单位不缺一个员工! 但是你的家族,缺少一个扬眉吐气的人!缺少一个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人!缺少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持续奋斗的人!”

辛苦打拼,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宿命。

所以,无论有多少惨痛的例子,我们都难以阻止太多的人继续熬夜。

唯愿,每一个为了生活而苦苦打拼的人,熬夜归来,仍然健健康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