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的名义

我很怀念生命历程中的某个瞬间,并且因为时间日益的久远而愈加怀念。从过去,到现在,这种怀念就像一条柔韧的丝线被拉长、还原,往复不止。重复的过程往往使我迷失了目标,忘记了它到底是某件事,某个人,某一首辉煌的大诗,还是某一个令人心醉的情景。

以不同的名义

它有着坚硬的内核,因此我坚信它包含着过往岁月的某个信号,或者某种选择。它可能源自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人物自然已经非常模糊,只沉淀了一份浓郁的情感在心底。但过往里的某个阶段总是会重复一样的情节,就好像固定的剧目永远由相同的演员和道具来完成,甚至剧本也很少改变。

以不同的名义

重复的次数多了,有时反倒品咂出不同的、醇厚的味道来。生活的苦涩或是喜悦,都不会简化成草率的概念或不知所云的辞藻。不论细微的情绪悸动,或者人物的每一个表情,可能都是从无数平凡的场景中萃取出来的打动心灵的因素。慢慢会发现,这样一幕幕极简的画面,是一条条逆向总结生命道路的地图。它不会因为要作秀而故意为生活设置云遮雾罩的脸谱或者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目的极其简单,也很执著,只是要把生活的经络从伪装中抽离出来,把生命中值得接受的轻或重沉淀下来。也不会因为要图谋名利而刻意装扮成一副人见人爱的模样,就像它初来到这个世界一样,可爱或者可憎,好看或者丑陋,自一开始其实就是别的旁观者内心的映照,而与它本身是没有太多关系。唯一产生关系的是,无论是那些旁观者,还是入侵者,最终有可能会变成它拼凑意念之塔时有用或无用的积木残片,或者基因,从而融进可爱和可憎的整体生活意识,成为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的一部分。

由此而想到,当我走出自己的城堡遇见旁的人,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陪伴和相互温暖,如果不能,即使不远离,也有必要保持距离。假如这座城堡象征着某种权力属性的领地的话,相识可能是扩张意义上的结盟。但这种理解是算不上高明的,它似乎预示着与外部世界的隔阂和对抗,一种拒绝和解、充满愤怒的破坏态度,因此一定不会是最好的选择。尽管说,太多的人际关系都逃不脱这样的影子,甚至也有一一些人会把这样的目的赤裸裸当作了唯一追求,但是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是没有太大益处的---它矮化了个人生活的价值。

人,生活,以及价值,可能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格外重视、努力探寻并去追求的东西。至少在我看来,这是无比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华莱士的这句话很能够震撼人心,让你在庸碌无为时如遭棒喝。有人厌烦这样说教的口吻,甚至认为这样的思考让生活变得无比乏味。可我总是乐此不疲的沉迷其中,并不时在其中找到自己独有的快乐。我热爱把生命分解成微视才可见的细胞,从而在每一寸时光里寻找不同,尝试不同,让我的生命在每一个可以想到的时空里都能够改变,在每个时刻都充满悬念,而不是一具自出生就等待死亡的毫无灵魂的碳水化合物。这种历程包含着实验的态度,但更是一次次美妙的体验。由此使我相信每一位富有灵性的生命都是不同,因而才具有奇妙而令人着迷的属性。触觉、视觉或者直觉采集到图像、冷暖、喜怒,去感受、分析它们,从而组织起各自迥异的世界画面、人情冷暖。不止这样的生活态度令人觉得有趣味,假如你是这样的人,又很幸运的碰到了类似的人,我相信你的幸福的、激动的感受也会得到成倍的加强。并且,你会惊喜于相互的世界是如此各异又如此有趣,从而让交往能够摆脱世俗的考量,不再是单纯利益或者机谋的互换。不独如此,相遇每一个有趣的灵魂,会让你的视野更加的辽阔,甚至激发你别样的思考,而不是无味的重复和令人生厌的、如同食草动物一样的反刍。

以不同的名义以不同的名义

是的,意义和独立体验。意义对于生活,就像灵魂之于人,引擎之于机械。倘若不讨论意义,是没有办法区别有趣和无趣的。有的人在讲述着情节离奇的故事,可能有具体的人物作为内容的承载,也可能没有人物作为载体,而只是某种情感的倾诉。在不同的名字和场景的铺垫下,有着貌似新奇的情境,但听久了你仍然觉得那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旧事重提。旧事重提不一定无趣,但缺乏个性精神的重述却一定让故事变得更加无聊,甚至会让人对本应感到有趣的故事产生令人内疚的厌倦感。可是有趣的人总会引领你发现不一样的趣味,让你在平淡无奇的线索中发现意料之外的乐趣:源自自我对自己独立生活思考的乐趣。每一个人的生活属于他自己,除必要牺牲他的部分生活外,绝大多数情况,人还是要掌握自己的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热衷于定义生活,更充斥着对他人生活作定义的癖好。以正确的名义,以理智的名义,以成功的名义,甚至以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宏大数量集的名义去扭曲每个人本来属于自己本真生活的意义。如果不加思考、不加分辨的通盘接受,无疑增加了对自我生活戕害的风险。但如果你习惯自己思考,这种做法将是徒劳的,有想法的个体总会在万籁俱寂时遇见自己的心灵,遇见那个一声不吭但占据你灵魂的东西。它告诉你的事情无关对错,但会让你在多年以后也能清晰地想起每一个阶段的你。生命的姿态本来就万千,顺应自己的内心虽不一定让你走地更远,但谁又能保证旁人的就比你的更高明呢?更况且,这个生命它本就是属于你一人,你有理由让它摆脱束缚,绽放出属于它自己独有的光彩,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相比于对错,真正让人觉得卑贱的是混同。我相信每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没有对错概念的,内心有了这样的想法,可能同时也会产生相对的想法,或者第三极的判断。但最终可能还是选择自己感到有趣味的,尽管有时会觉得这是理性的选择。有了选择,有时候可能想去实现它,更多时候它也只是个对别人而言无关痛痒的看法。如果不去实现的话,我倒觉得应该习惯不受羁绊和不受约束地畅想。思考如果都要被裹上脚布,丑陋的将不仅仅是躯体,恐怕连灵魂都会泛滥着相同的恶臭。有人可以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一样伪装得下去吗?我怀疑,至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是不能够的,即使你费了老大劲、找许许多多的借口,我相信你的内心还是会无比冷静的告诉你,一切都是徒劳的,你还是收起妄想吧。既然如此,不如放开思想的手脚,让它尽情奔跑,看会发生什么,又会想见什么。不能在旁人组成的社会自由自在,那么又何不如在自我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呢?

以不同的名义

诗和远方是留给懂得诗和远方的人的,不懂得自己的人怎么会懂得诗歌呢?那些面对自己麻木无感的人,只懂得名利,以为读读诗书就是高雅体面,对他们而言,即便淹没在诗歌的海洋,恐怕也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边无际的绝望。诗和远方,不一定真的很高,或者很远。或许在你面对俗事时能够笑出眼泪,在经历苦难时还能够微笑面对,诗意已经涌动在你心里了。你所向往的远方,也不一定要翻过一座座山头才能到达,它可能就在你的身旁,你的家乡。而你所要做的,只是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培育一颗懂得欣赏诗和远方的心灵。

唯此,可能才叫做不枉此生。

以不同的名义

编辑:马 慧 审核:马莉 供稿:马天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