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晶片那麼難製造?

為什麼芯片那麼難製造?

中興通訊被美國製裁,很多人心疼之餘,數落起國內公司不爭氣。微博上有人說,芯片技術那麼關鍵,中國人還沒突破,中國公司還在把錢砸往共享單車、送外賣這些垃圾產業上,成天想著靠補貼消滅競爭對手,真是讓人痛心。

這話說得對不對呢?不對。首先在事實層面就經不起推敲。

中國芯片落後,不是共享單車和外賣造成的。高精尖技術不如他人,自有其歷史原因,與新興產業何干?有人說你這樣不對,資本就那麼多,砸在補貼燒錢的領域,哪裡還有錢研究關鍵技術?

這樣的說法,顯然對中國資本市場缺乏瞭解。2016年中國海外投資超過1700億美元,單單美國就超過600億美元,一個硅谷幾十億。2017年特殊一些,海外投資仍超過1200億美元。共享單車、外賣補貼這類項目,其發展初期燒錢補貼,不過幾十億人民幣。他們能把研發高精尖技術的錢給燒光?

中國企業為什麼不早早砸錢,砸個幾十億幾百億美元,投入到芯片這種核心技術呢?原因很簡單,芯片這個領域,投入很大,週期很長,風險很高,市場競爭很激烈。過去中國企業,還真沒幾家能玩起來。

雷軍說過,手機芯片是這個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它需要鉅額成本和非常長的研發週期。“芯片行業10億起步,10年結果。”芯片研製出來,至少要賣幾千萬件才能收回成本。如果只賣100萬件,對不起,每個芯片的平均研發成本就要1000多塊錢。芯片比市面的手機還貴,這生意就沒法做。

芯片研製出來,放到市場賣,還要面對英特爾、ARM的競爭。這些巨頭會不會用價格戰把新對手殺死呢?當然很有可能,傳統芯片巨頭在這個領域深耕很多年,他們不會拱手讓出市場地位。

芯片技術迭代很快,新一代技術就是比舊一代技術強,並且強很多。手機行業競爭激烈,他們當然選擇最好的芯片,這導致市場高度集中。芯片追趕者一個沒追上,就會被殺死在半路。幾十幾百億美元的投資,說沒就沒,沒有幾家企業能冒得起風險。更何況前幾年,他們連冒風險的實力都沒有。

過去多年,中國企業造不起芯片,除了技術落後,主要還是市場的原因。沒有幾家企業能一下掏出幾十億元,把身家性命搭在上面。科學家們也許有雄心,股東也不會答應。企業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況且市場又不是沒有別的賺錢機會。他們最緊迫的事情是賺錢,積累更雄厚的實力。沿著這條路一路走下去,遲早會走到芯片面前。

芯片一旦做出來,利潤可觀,前景誘人,這是一個令人垂涎的蛋糕。中國每年要從海外進口芯片2000多億美元,是第一大進口產品。研製出自己的芯片,這是很多中國企業家的願望。愛國主義情懷應該是有的,不過我想,利潤驅使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永遠要相信,企業家是追求利潤的,只要有利潤,就會有人嘗試。中國的企業家並不比外國愚笨,他們也不甘心大把的銀子白白讓給別人賺。中低端芯片,以前就有中國企業在做,只是太落後,湯都喝不上,更不要說吃肉。現在華為、小米都在搞研發,希望製造出高端芯片。他們勇於走上征程,一個基本條件是:有錢了,敢投入,也耗得起。

這些錢從哪裡來呢?當然是多少年胼手砥足,一點一點賺來的。華為從賣通訊設備起家,給外國人做業務才賺錢;小米更不用說,手機價格一路殺到沒利潤,出新潮產品都是力求年輕人買得起。他不想賺錢嗎?當然是希望先活下來,站住腳,再賺更多錢。

騰訊、阿里和百度這些今天的巨頭,他們起於寒微,也是一分錢一塊錢地賺。現在他們幾十億幾百億往外投資,不也是希望賺更多錢嗎?還有很多潛在小巨頭,他們還在市場拼殺。

企業有錢了,能辦更多事。這個過程邊走邊看,步步為營。嘲笑中國企業只會送外賣,蔑視他們賺錢的慾望,是要他們赴湯蹈火,投身到一場沒有勝算的戰鬥嗎?

還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寧願把錢拿去建房,也不願投入創新,能有什麼前途?對房地產的攻擊非常流行,可是建房子有什麼錯呢?不同行業各盡其責,滿足消費者需求,不是很正常嗎?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國人該像造原子彈一樣,勒緊褲腰帶,集中國力搞科研攻關。按照這樣的思維,中國需要列入戰備物質的,可不只是芯片,那樣還有市場經濟嗎?

還有一種流行甚廣的建議:既然企業有顧慮,擔心賺不到錢,這種技術國家應該支持。國家搞科研實驗室,補貼有前途的企業,全力支持他們搞攻關。有國家支持,科研進度一定會加快——中興受美國製裁後,這樣的建議可以說空前熱烈。

對於他們這些看法,我只想問:你們忘了漢芯事件嗎?高端芯片這種投資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事情,你們認為政府該掏多少錢?權力介入科研,只會滋生腐敗,敗壞風氣,造成這個領域的生態惡化,人才流失。中國想在高精尖技術領域佔有長期的一席之地,必得讓這個行業乾淨、健康、富有創新精神,而官僚體制正是這一切的大敵。

當今中國芯片落後,原因不在錢上,主要是歷史的原因。人才培養,技術積累,這些需要時間。過去二十多年,中國進口使用外國芯片,這屬於市場自發的選擇,沒什麼可丟人。沒有看似“被動”的貿易,就不會有經濟進步。中國芯片技術才剛起步,還需要市場發展。中興受美國製裁,不管原因如何,有一點很確定:中國企業會加快研發進度。在此過程,希望貿易能正常進行,競爭繼續,雙方政府少折騰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