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此發達了,還有學英語的必要性嗎?

科技如此發達了,還有學英語的必要性嗎?

現在出國旅遊很方便,不會當地語言也沒關係。中國人常去的旅遊地,到處都是中文。歐美機場通常有中文標誌,免稅店店員多少都會說幾句。買東西這種事,並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不想進中餐館,不想進中國商店,就想和地道的老外交流,不會英語怎麼辦?沒有關係。旅行用「翻譯機」已經很便宜了,隨聽隨翻譯,跟帶著同程翻譯差不多。

看到這裡,你可能以為我要打「翻譯機」廣告。「科技那麼發達,學什麼英語!999元買翻譯機,你就不用背單詞!!」

作為負責任的人文作者,我還是想說:科技進步再快,也要學好英語。

對絕多數人而言,學英語最大的用處不是交流,而是閱讀和聽取。

普通人一輩子遇不上幾個老外,交流機會屈指可數。從書本和網絡接收信息,無障礙接收英語知識,這是學英語的最大用處。互聯網上的信息55%是英語,至於政治經濟、科學研究、學術論文,90%以上是英文。全世界流行文化,基本都用英語傳播。

有互聯網以前,懂英文最大的好處只是看外文書,如今面對的卻是信息和娛樂的海洋。世界就在門外,最好的體驗做法是自己走出去,而不是到處尋找導遊。

其次,學習英語可以拓寬思維方式。英語是時態鮮明、邏輯謹嚴的語言,同時簡潔易懂,使用場景無處不在。通過學英語,可以很好理解英語民族的思維方式。

舉個例子吧。我讀經濟學時曾遇到一個詞:財貨,這個單詞真古怪。為什麼不是物品或商品呢?後來知道單詞是goods,好像明白了。

goods 一看就是有價值、能滿足需求的好東西,和別的商品 commodity(通流銷售的商品)product(產品)有明顯不同。不知單詞goods,只知「財貨」,讓人不明就裡。

再說個簡單的。Agriculture(農業)分兩詞根,agr-和農業相關,比如acre(英畝)就是其變形。culture 不是文化嗎,為何與agr-組成農業呢?

很容易知道,cult-(本身是耕耘培養),本身是說農業,和colon-(殖民)同一詞根。culture(文化)就像種莊稼,通過培育才會有的。

文化如何起源,一個單詞就給出解釋。類似還有文明(civilization)和城市(city)的關係。這是英語世界裡無處不在。

每一個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都掌握了幾千個單詞,再觀察幾百個詞根,明白許多詞彙的嬗變,就是理解了龐大而細碎的知識。

學過英語的人,永遠不會把權力(power)和權利(right)混為一談,會對「正確」和「權利」共用一個單詞(right)心領神會。英語政治詞彙裡,右派(right)天然站在道德高地,這在漢語世界是很難想象的。

傳統教學怎麼教學生記單詞?《中國合夥人》裡,黃曉明扮演老師,有很生動的表演。「ambition, 俺必勝,是不是像它的中文意思雄心,抱負?ambulance, 俺不能死,所以俺要叫救護車。」「pest,害蟲,當然要'拍死它'」。

老師們各顯神通,用土方法幫學生記單詞,無可厚非,可多少人就這樣囫圇吞棗,錯過了真正的美感和營養,確實有點可惜。

學好英語,既能開拓眼界,也能塑造起新的思維模式,用外部文明視角,審視我們的生活。

學英語這件事,從來不是為了炫耀,為了標榜身份,是為了提升,為了昇華,為了成長。

你要用它打開你的思路,打開你的眼界,打開你的世界。從而找到你的機會所在。以上就是我覺得英語很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