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又做過哪些爲人不齒之事?

文史磚家


霸佔了自己的弟媳、殺死了李建成的五個兒子。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準備殺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李建成與李元吉不知,騎馬奔向玄武門,到了臨湖殿,二人察覺不對,但是被李世民叫住,李元吉搭箭射李世民,但是沒中,隨後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尉遲恭則射死了李元吉。


玄武門政變成功後,李世民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和親信,將原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全部沒入自己的後宮。其中最受寵的是齊王妃楊氏,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貌美如花,武德初年被嫁與李元吉。玄武門政變後,李世民將其納入宮中寵幸,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打算立楊氏為皇后,被魏徵勸阻。楊氏也是長孫皇后去世後唯一生育的妃子,生有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

唐太宗因為喜愛楊氏,在登基後追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曰剌,之後又追封李元吉為巢王,楊氏也因此被稱為“巢剌王妃”,貞觀二十一年,楊氏去世,唐太宗下詔舉哀。


史裡有料


歷代史書都把唐太宗吹捧為仁慈英明的“堯舜之君”,然而從他在玄武門之變後的表現來看,實在配不上如此高的評價。那麼,李世民在殺死親哥李建成、親弟李元吉後,究竟又做過哪些下作不堪、為人不齒之事呢?歸結起來,主要有一下三件:


殺戮諸侄。對於皇位爭奪的獲勝者來講,但凡有點原則、道德的話,絕不會在消滅對手後,還要還要誅滅他的家族。退一萬步說,就算不能保全其整個家族,但至少要為其留後,使其不至於斷嗣絕種,以此方能宣示自己的仁慈寬厚,讓天下臣民信服。“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爭奪權力,李世民殺死親兄弟本來可以理解,因為如果李建成能率先發難的話,那麼死於屠刀下的必定會是前者。然而令後世詬病的是,李世民在奪權成功後,在面前有多重選擇來處置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時,他選擇的不是將他們流放、圈禁,而是最簡單、直接、殘暴的方式-處決。


就這樣,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因為雙方父親失敗的關係,全部淪為至親的刀下之鬼。這種行為,連以殘忍好殺聞名的明成祖都不忍幹、不敢幹,李世民的殘忍冷血實在是千古罕見。



建成死時年三十八。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並坐誅...元吉死時年二十四。有五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並坐誅。尋詔絕建成、元吉屬籍。見《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四》。


逼父退位。李世民發動兵變的真實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剷除李建成、李元吉,而在於最高的皇位。所以等到他殺掉親兄弟後,做得第一件事,便是派大將尉遲恭率軍入宮,逼迫唐高祖同意立其為太子。史書中對尉遲恭逼宮有過非常生動、詳細的記述,讀來令人震驚: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復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唐紀七》。


從我特意加粗的部分可以看出,李世民派尉遲恭率軍入宮,名義上是宿衛,但實際上卻是在赤裸裸的逼宮。尉遲恭膽敢在皇帝面前“擐甲持矛,直至上所”,明顯是受主子的授意,並給皇帝發出非常明顯的信號:若知趣,趕緊立李世民為儲君,保你性命無虞;如拒絕,便會要你性命、血濺皇宮,一如建成、元吉下場!



面對著驕橫武夫明晃晃的刀戈,唐高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為了保全身家性命,只能選擇提前“退休”。親兒狠毒如斯,真不知道高祖作何感想?但不管如何,通過這場變故,親密的父子情算是蕩然無存了,就算是李世民登基後對老父百般逢迎,恐怕也難以消除後者心中的芥蒂。


霸佔弟媳。李元吉死後,王妃楊氏(史稱齊王妃或巢王妃,並非隋煬帝之女)並沒有受到牽連,而是被恩准以“未亡人”的身份撫養亡夫的幾個幼女。楊氏由於跟長孫皇后私交甚好,所以後者為了幫助楊氏排遣憂悶,時不時會召其入宮談心。由於楊妃頗有姿色,結果一來二去地讓李世民動了色心,不顧大臣的反對,竟然將弟媳納入宮中。



楊妃入宮後為李世民誕下一子,即後來的曹王李明。楊妃雖然沒有正式的名分,但在宮中非常受寵,以至於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竟想立她為皇后,只是因魏徵的犯顏強諫才作罷(“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見《新唐書·卷八十·列傳第五》)。


退一萬步講,就算李世民弒兄、殺弟、屠侄、逼父是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屬於迫不得已,可霸佔弟媳楊氏又怎樣解釋?難道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兄弟妻不可欺”,李世民做出霸佔弟媳的不倫之事,豈不是離明君的光明形象差之千里?


文史磚家


李世民,千古一帝也。因為了有了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漢人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唐人。現在在外國,還有許多唐人街,就是從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開始的。中國歷史上的的幾個大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李世民佔居其一焉。

不過,李世民也幹過一些有違“道德”之事,被後人詬病。一是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李建成與兄弟李元吉。當然,政治是殘酷的,李世民不殺他們,他們也很有可能殺李世民。如果這件事可以理解的話,那麼,李建成與李元吉被殺後,李世民殺了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使這兄弟倆從此絕嗣,就有點殘忍了。這樣的事,就連以殘忍著稱的朱棣也幹不出來。當然,李世民也是惟恐李建成與李元吉之後長大後,找他報血海深仇,所以斬草除根的緣故。

除了殺了十個親侄子,李世民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逼皇退位。李淵那時侯歲數並不太大。但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已經殺了哥哥與兄弟,不就是為了皇位了,所以他有點迫不及待了。如果李淵不讓位,很可能有性命之危。所以僅僅幾個月,就有了所謂的禪讓之舉。

還有一件事就是,李世民娶了李元吉的妻子楊氏。按現在的觀點來說,涉嫌亂倫。朋友妻,不可欺,何況那是兄弟媳婦。不過在唐朝,可能這樣的事,就不是個事。李世民還想立楊氏為正宮皇后呢,只是在大臣們的勸諫下,沒有成功。

李世民為了掩蓋醜聞,下旨想修改史書。現在的史書比較抹黑李建成兄弟,極有可能就是在李世民的干預之下寫成的。


陸棄


首先不否認李世民的確是個好皇帝,可他卻不是一個好的家人。李世民在位時期,史書都是在寫他好的一面,那麼李世民是否真的像唐朝史書寫的那麼完美呢?當然不是,實際上在當時他的哥哥李建成勢力要比李世民強,大臣們基本都是站在李建成一方,並且李建成的軍功比起李世民只多不少。

李世民在被自己的父親奪權前夕,臨時決定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勝利,那麼在玄武門之變後面李世民做過什麼不齒的事情嗎?當然有,只不過很多事情在唐朝的史書中沒有記載,唐朝滅亡之後,後世的史官才將這些事寫入史書之中。

首先在玄武門政變的當天,李世民就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李建成六個兒子,李元吉五個兒子,無一倖存,雖說斬草除根,可是畢竟這些都是自己親哥哥的孩子,他沒有將這些人流放而是全部殺死,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算是比較罕見,當然身為帝王,如果不那麼狠,可能會為以後留下隱患。

第二件事便是威脅自己的父親,也是在玄武門事件當天,李世民讓尉遲恭去給自己的父親說這件事,尉遲恭直接全副武裝,拿著武器對李淵說李建成已經死了,並且請求李淵現在就立李世民為太子,說的是請求,實際上拿著刀說白了就是在逼宮,後來李世民順理成章的登基,而李淵自然只能選擇退位,畢竟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

還有一件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李世民將李元吉的王妃娶了過來,當時有不少大臣極力勸諫,李世民依然是娶了弟媳,令人不齒,值得一提的是此女還為李世民生了個孩子,其實這都不算什麼,晚年的李世民更加的昏庸,當然不否認他執政中前期的確是好皇帝。李世民在史書上中的洗白程度要比朱棣還要強。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看完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做的這四件事,我似乎發現了一個不該知道的秘密。在很多人眼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假象,當你看了他在玄武門之變後做的這4件鮮為人知的事,你就知道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了。特別是最後一件事,開歷代帝王之先河,可謂罪大惡極,令人深惡痛絕。

公元626年7月2日,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場流血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的結果是以李世民為代表的勢力集團誅殺了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取得了政變的絕對勝利。然而作為勝利一方的李世民做了下面的這4件鮮為人知的不齒之事,他的人設瞬間崩塌。

一、趕盡殺絕,斬草除根。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在誅殺自己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後,殘忍地割掉二人地首級,令他們地手下投降。隨後,李世民將李建成的4個兒子和5個兒子全部殺掉,斬草除根,以絕後患,真是帝王家中無親情呀!



二、霸佔弟媳,暴露其好色的本質。李世民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府中的女眷全部收入宮中,成為自己的後宮。其中最令人不齒的是李世民將自己的弟媳楊氏納為妾,並且還為李世民生了一個女兒。霸佔弟媳,有悖倫常。後來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又娶了武則天,也算因果報應吧!

三、逼迫唐高祖李淵退位,大逆不道。玄武門之變看似是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為了爭奪皇位,實則是唐高祖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殊死搏殺。在太子李建成一夥被殺後,李世民迅速地控制了皇宮,李世民的部將尉遲恭就以擔任李淵保鏢之名,監視李淵。隨後,李世民迅速掌握唐朝的軍政大權,唐高祖李淵被迫退位,公元626年9月3日,高祖頒佈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為太上皇。

四、篡改史書,開歷朝帝王之先河。玄武門之變本是李世民先下手為強,誅殺太子李建成一夥,然後逼迫李淵退位。為了掩蓋這一段不光彩的黑歷史,他登基後篡改這段歷史,顛倒黑白,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受害者,是被迫自衛的。真是要“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他這個頭一開,後面的帝王們紛紛效仿,搞得從此之後史書記載失真,這是對歷史研究來說危害極大。

看了上面關於李世民在宣武門之後的所作所為,你還認為他是千古一帝嗎?可能正是由於這段黑歷史,才逼著李世民建功立業、虛心納諫,搞了一個“貞觀之治”,以此來掩蓋自己的黑歷史。


密探零零發


玄武門之變,讓李世民的野心徹底暴露,他暗藏在內心的想法已經是昭然若揭——替代李建成當皇帝。當然,他成功了,在玄武門之變中,他順利地掃清了阻礙他登上皇位的最大障礙李建成,從此再也沒有人能阻礙他,甚至是李淵。

我們都知道,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不僅把李建成與李元吉都殺掉了,連他們倆的兒子都被趕盡殺絕了,但這也正常,李世民要是不趕盡殺絕的話,留著他們的兒子不是給自己招禍端,萬一他們長大以後為父報仇怎麼辦,而且李世民還威逼自己的父親,使得李淵不得不立李世民為太子,在幾個月後李淵就把自己的皇位讓給了李世民。毋庸置疑,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幹過最不恥的事情,不過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也做了不齒之事。


這不齒之事就是娶了李元吉的夫人楊氏,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長得是貌美如花,後嫁給了李元吉。雖說男人本色,可當時李元吉屍骨未寒,李世民還是殺害李元吉的兇手,可李世民就仗著自己的身份強行娶了楊氏,這在倫理上的確說不過,畢竟老話說得好“兄弟妻不可欺”。不過李世民挺寵幸她,楊氏還與李世民生下來了一個皇帝子,而且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本打算立楊氏為後,因魏徵勸諫才作罷。

李世民還有一不齒之事,就是篡改史書,美化自己,貶低自己的兄弟。李世民這一做法的確不齒,李建成好歹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可史官就因李世民是皇帝,就把李建成的戰功一筆帶過。

雖說李世民有些不齒的事,不過李世民對歷史的貢獻還是挺大的,要不然後世也不會稱他為“千古一帝”。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唐太宗李世民的豐功偉績不用多說,“千古一帝”的評價,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是當之無愧。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儘管他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也掩蓋不了他血腥奪位的事實,其實這樣的宮廷政變在古代也是很正常的,無上權力面前,何談兄弟之情,本也無可厚非,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在玄武門之後,李世民所作的三件事,卻成了他一生的汙點,為後人所詬病。

斬草除根殺十侄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親手將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殺死,贏得了這場政變的勝利。在此之後,李世民又將屠刀伸向了這兩位親兄弟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親侄子,對這些侄子採取的手段便是斬草除根,一個不留,原因很簡單,防止他們以後報復!儘管父親李淵一再勸阻,李世民仍然不留情面的將李建成的五個兒子以及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共十個侄子悉數殺光,連李元吉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李承度也未放過。氣得李淵都發出了可怕的詛咒:“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此!”

強佔弟媳

李世民的這位弟媳名叫楊珪媚,原本是長安市內一個紅得發紫的歌舞妓,容貌嫵媚,性情妖嬈,且通曉詩文,後來被齊王李元吉看上,成了齊王妃。玄武門之變,李元吉被殺後,楊珪媚便被李世民納入到了自己的後宮。最初楊珪媚只求一死,畢竟自己的子女夫婿都死在了李世民的屠刀之下,然而在李世民的軟磨硬泡之下,終於還是“屈服”了,成為了李世民的側妃,並未李世民生下一子,名為李明。更令人不齒的是李世民對楊珪媚的過分寵愛,曾一度被楊珪媚魅惑而有了要廢掉髮妻長孫皇后以及太子李承乾,改立楊珪媚為皇后的念頭。

篡改歷史,汙衊兄弟

說起李建成,我們現在對他的認識都覺得他是一個陰險狡詐,好色貪功的無能之人,因為按照正史記載的說法確實是如此,但這樣的記載卻也多有可疑之處。李淵畢竟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不至於對自己的兒子一點都不瞭解,若李建成真是這麼的不堪,也不會將其立為太子,李淵晉陽起兵之後,李建成西渡黃河,攻克長安,這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一件天大的功勞,而在當時史官的筆下,卻是“建成納計,乃克長安”輕描淡寫的帶過。要說唐朝的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這無可厚非,但在正史中,唐朝建立的功勞基本都歸功於李世民,這就有點說不過去。所以李世民篡改歷史,抹黑兄弟,誇大自己的功勞這種行為,也確實令後世所不恥。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君王,為歷史發展做出過很大的貢獻,毛主席也在《沁園春'雪》提過他們,覺得他們只是文采風騷略輸稍遜而已,都沒有批評他們的歷史作為,而現在,自仗多讀了幾年書接受了現代化思想的卻開始噴起他們來了。

李世民在歷史上地位很高,他在玄武門政變之後,逼李淵退位,自立為皇。在他執政期間,無論是農業還是製造業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對付少數民族也是威震四方,可以說,整個大唐盛世都是從他開始的。連現在很多國家都還有著唐人街,可見當年唐朝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有多大。而開創這一個傳奇可以說就是從他李世民開始的。

像李世民這樣的皇帝,在歷史上是受尊重的,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正面的,身為一國之君,有時候因為政治需要做出一些事,在我們現在的道德觀念看來是不對的,那樣是有些不對的地方,但是縱然有不對,以“不齒”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來形容一個明君還是很過分的。畢竟,歷史在向前發展,每一個時代的人做事都有他的歷史侷限性,要是以我們現在的道德文明標準來要求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那個時代還有符合的人嗎?

所以,我認為,李世民作為國君是相當有作為一個皇帝,當然人無完人,他也錯的時候,但是他的錯還不至於為人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