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先生称自己是“酱油怪”,到哪儿都咣咣揣着一个和尚布袋,外人以为是何稀奇玩意儿,打开一看里面竟是瓶头抽酱油。被问到中国众菜系中最爱哪口,他直言是江浙菜,浓油赤酱的甜味他是很喜欢的。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他说,出门在外的时间多,难免会吃不惯,这时候好酱油就拯救了所有。半夜回到宾馆饥饿难耐,拿出打包的剩饭,滴上酱油拌一拌,竟能吃得精光。在《死前必吃》中,他描述魂牵梦萦的猪油捞饭,也是白米,猪油,配上头抽和“头二度”,简单拌匀就极其香口。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猪油捞饭

大家都知道,蔡先生的最爱是日本万字酱油。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种酱油,丝毫不亚于万字。

虾籽酱油 ——

它来自2500多年历史的姑苏城,被称为“鲜中之鲜”。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江南人素来精致讲究,而这虾籽酱油,又是一枚例证。

☞ 相关阅读:江南人吃得有多精致,你想象不到!

虾籽酱油的制作工序复杂,颇费功夫。7月,正是产完卵的虾子最饱满的季节,此时制作虾籽酱油,味极鲜。

旧时姑苏人家蛮喜欢自己熬虾籽酱油。先买好十斤上好的酱油,再买来装在袜筒里的虾子。首先,剥虾仁。苏帮菜传人张子平介绍了两种剥虾仁的方法:其一先去尾巴,在虾头和身体的交接处用巧劲挤出虾仁;其二先摘头,随后通过尾巴一节节用力将虾仁挤出。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然后就到了最麻烦的步骤:取虾籽。取完虾仁,虾籽都留在了虾壳中,用清水冲洗揉搓,让虾籽沉底,最后用滤网滤出稀有的虾籽,就可以制酱油了。

把十斤酱油倒进大灶头的镬子里,加入葱姜和冰糖用大火煮沸,反复撇去浮沫。然后倒下虾籽并立刻将高粱酒浇在上头,一下滚透,虾籽刚要漫起来时,立即关火。酱油瓶口有没有一圈虾籽,就看这个关键步骤。

装瓶事先用白酒洗净,等到酱油冷却即可保存一年。这是儿时吃到眉毛掉下来的味道,煮透的的河虾中和了酱油的腻,又更激发出了其中的鲜味。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虾籽 酱油

苏州味道

壹/ 蘸油条

一般人的早餐是豆浆油条,而到了老苏州这里,这个组合换成了酱油油条。被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蘸一点虾籽酱油,边缘染成了褐色,嘴巴凑上去咬一大口,软化的油条浸渍了河虾的鲜甜,在这样一个汗滋滋的早晨,实在是无法言喻的凉爽。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贰/拌冷面

苏州人夏天爱吃凉面,汤面暂且被搁置一边。尤其是用新鲜熬制的虾籽酱油拌一碗面,打耳光也不肯放手!老字号面馆一般从夏至开始售卖冷拌面,热天的时候,刚到饭点,虾籽酱油冷拌面就一抢而空。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叁/ 焖茭白

苏州盛产“水八仙”,以茭白为首,它与同生于河中的鲜虾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茭白切滚刀块,略翻炒,加入两勺虾籽酱油,一勺白糖,一茶匙盐,盖上木锅盖,转中小火焖至十分钟即成一盘虾籽酱油焖茭白。脆嫩的茭白染上油亮的颜色,入味鲜甜,至于下不下饭,你说呢?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肆/白斩鸡

苏州夏天有吃三白的习俗:白切肚子、白切肉、白斩鸡。再来一份油爆虾,就算得上是旧时奢华冷盘标配了。有钱人家爱吃“出骨大转弯”——鸡翅膀后头一块活肉,肥嫩不腻有嚼劲。如“清水芙蓉”般的白斩鸡,配上鲜美的虾籽酱油,这冰凉滑溜的口感和朴实的味觉,完全征服了苏州人刁钻的嘴。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老镇源的白斩鸡

可惜,现在自家熬制虾籽酱油的不多了。连我家也是去老字号采芝斋购买现成的“虾籽酱卤”。打开复古的酱油瓶,一下就冲出一股河鲜的香气。“中国胃”的你若还没尝过这虾籽酱油,人生大憾也!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蔡澜的《死前必吃》怎能漏了它!江南的“鲜中之鲜”为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