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

中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

最近,一篇文章《初中优秀,为什么上了高中却不行了”》引发热议。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很多人一生都在沿用小学里习惯的学习方法和路径。这也许就是你学习质量一直提不上去的原因。

1. 在小学,只要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完成作业,就会是优秀学生。因为,小学阶段你的首要目标是“规范”。

在高中,若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完成作业,你可能依然会是一名“好学生”。但不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你还需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积极提问。

小学是培养全体公民的教育,高中是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的教育。就我国目前境况,理论上不是每个高中生都能上大学的,即使都上了大学,也并不是一样的大学。

2. 小学,你想到一个问题马上问老师,老师会夸你“勤学好问”。老师还鼓励你“问题不过夜”,为的是让你多学知识、快学知识。

高中里,你想到一个问题,不宜张嘴就问。你要先独立思考,不行网上查查看别人的思考,有时会出现多种看法。

这是学问的复杂性所致。世界不是非白即黑的,有时会有半明半暗的灰色地带,需要你慢慢适应和接受。

更为重要的是,高中你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你还需要提升思考力,以及通过广泛涉猎、深入思辨,慢慢形成对于各个学科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此乃核心素养是也。

问题是你学习的素材,提问能力本身就是你学习的重要目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不是一句空话。

哥德巴赫猜想因陈景润而在中国家喻户晓。它被彻底解决了吗?还没有。但正是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促进了数学发展。

进入高中,你必须养成“让问题在自己脑袋里过夜”的好习惯。

3. 在小学,你每坐满45分钟就要站起来活动。因为你的肢体发育需要这种调整,你的大脑也需要到室外补充新鲜氧气。

在高中,你的学习是不是仍要以45分钟为单位我说不好,课表依然是那样排的,但我觉得有时会打断思路。

从功利的视角看,你要逐步培养自己适应大型考试120分钟、乃至150分钟(比如高考的理综和语文)、180分钟(竞赛)的能力。

所以不是走班必需(比如连续自习课)的时候,建议你逐步训练自己连续坐住较长时间的能力。

4. 在小学,因为你阅历浅,知识积累不足导致理解力不甚到位,教科书需要老师帮你解读,所以“先听课后做作业”是常态。

在高中,书里的语句你都可以自己读懂了,还静等老师解读教科书显然是效率太低了。教科书已经不是你学习的上限,而是下限。

你要习惯于抢在老师集中讲解之前独立阅读教科书,广泛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提问、质疑,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你的问题或见解、观点。

你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跟同学跟老师讨论,逐步形成自己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

5. 在小学,你的学科相对少,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高中,众多学科里,你要学会协调这些学科的学习。有时即使不能当天完成作业,你要习惯于跟老师沟通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也是你的学习目标之一。

6. 小学提倡按时完成、按规定时间交作业,不会就及时去问。

高中阶段,你将同时学习八九门学科,按照我国一直以来的教学“传统”,每节课都要布置作业。

可是,你的各科老师却很难做到每天集合起来讨论协调一下,“今天咱们根据**同学的具体情况,给他布置的作业*学科少点、*学科多点。”

如果你不学会自我协调,还想着当“好学生”,恐怕难以按时完成并上交全部作业,结果事与愿违,自寻苦恼。

跟各科老师的沟通非常重要。这也是一种能力,叫人际交往能力。你需要通过跟老师沟通交作业的时间慢慢锻炼。

7. 小学阶段,你可能通过背公式、套公式,解决大多数问题。

高中阶段,你若不努力弄通公式是怎么来的,只简单背、套公式解决问题,你的学习就会越来越难,最终掉队。

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深度理解,是高中阶段学习的显著特征。

学习本身就是动脑子的活,你不想动脑筋,总想“听老师多讲讲”,只靠记住老师总结的要点、解题诀窍来应对考试,你的学习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8. 在小学,面对一道题目,你的第一选择也许是尽快把它解答出来,不会的话就马上向同学、向老师求教。

在高中,我们认为,一道题只要经过反复阅读、冥思苦想,那么解答出来得100分,解答不出来也可得99分。

相反,如果没有反复阅读就断定自己不会,向别人伸手,虽然看上去别人只是提示了一句话、甚至只有几个字,你于是“恍然大悟”,迅速地写出答案。

此题对于你来说得的是0分,甚至负分。因为你已经抛弃了训练自己阅读思考能力的重要机会。

9. 在小学,你可能认为一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有时老师还没有说完题目你就举起了小手抢答。

在高中,你要习惯于思考问题,那些老师话音未落就举手的学生,都是看似思维活跃、实则思维肤浅的。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完整答案往往需要你多想一步。

每年高考结束,几乎所有考生都感觉“终于考好了一回(跟模拟考试相比)”,因为“都答上了”。最终结果如何?依然是700+的和400+ 的同学大量共存。原因在于,那些400+ 的同学缺少“多想一步”的思维习惯。

10. 在小学,你可能只学好教科书就可以考得100分。

在高中,如果你依然只是死读教科书,即使能够倒背如流,考到优秀(85分)的水平恐怕都很困难。

学习需要积累,课外阅读来的东西,虽然不够系统、条理,但他们像施在庄稼地里的有机肥一样,缓慢、持久地发挥着作用。

11. 在小学,你也许会每天写日记,主要以记录事实和过程为主,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在高中,如果你仍然坚持写作,建议你增加对事物的评判、感悟与理解、欣赏与赞美的内容。你要写出思想与观点,表达能力也由此练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