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藕塘記憶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一 記皖東明珠 “小莫斯科”藕塘鎮

東南形勝,千年古鎮,藕塘自古繁華。

錐子山下風光美,沙河兩岸稻花香。藕塘,位於定遠東南30公里處,是皖東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小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古繁華之地。這裡不僅是千年古鎮,更是有著“小莫斯科”、“小延安”之稱的全國首批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革命老區之一 。

相傳在遠古時候,這裡遍植蓮藕,至今因“月下石荷”而得名的藕塘,還保留著一塊傳說中的蓮花石蕊,見證著小鎮古往今來的歷史滄桑。

「特辑」藕塘记忆

藕塘的歷史可追溯到漢,距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這裡是東漢楚相令狐子伯的發祥地。傳說其少年時避難讀書此地一廟中,稱相後,為酬謝藕塘父老鄉親和廟主的恩賜,在塔子山上建造了文峰塔;每年三月十五日,令狐山都會有盛大的廟會,各路香客雲集,熱鬧非凡。

618年(唐武德年間),藕塘便有市井,百業興盛。民間流傳著塔山娘娘、包公審烏盆、牛皋大戰藕塘關等民間傳說。

這裡是革命老區,素有“小莫斯科”之美稱。1939年,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因此藕塘成為全國十九塊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之一。

1996年和2013年,少奇同志夫人王光美、少奇之子劉源上將先後親臨藕塘革命老區,瞻仰了烈士陵園,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如今藕塘鎮有著新、舊兩座烈士陵園。

「特辑」藕塘记忆

藕塘自古繁華。藕塘鎮一直是定遠東南富庶之鄉,其境內物產豐富,山青水秀,經濟繁榮;有千年古鎮之風韻,有青山綠水之風景。悠久的歷史,積澱了深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那場浴血抗戰的烽火歲月中,藕塘老區人民更是以大無畏的精神,為黨和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這裡正在奮力打造以紅色旅遊勝地為主線,古色旅遊、綠色旅遊、現代文明相互映襯的美麗新藕塘。

「特辑」藕塘记忆

這裡良田萬頃,物產豐富。勤勞的老區人民,辛勤耕耘著這片熱土,播種著希望,收穫著幸福與美好!

「特辑」藕塘记忆

這裡民風淳樸,景色宜人。四時農忙皆辛勞,稻花香裡說豐年。

「特辑」藕塘记忆

這裡青山碧水,蔚然深秀。新集水庫、郎峰湖,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

「特辑」藕塘记忆

這裡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是薪火相傳的革命老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前人的艱苦奮鬥、浴血奮戰而來。那些逝去的英靈用碧血丹心的赤誠,換來了今日的映日荷花別樣紅。

「特辑」藕塘记忆

1939年1月,在藕塘成立了以劉少奇同志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羅炳輝、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召開中原局會議,為新四軍的發展壯大和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九十年代初,電視劇《少奇同志在皖東》在藕塘老街等地取景拍攝。

「特辑」藕塘记忆

「藕塘」源於鎮內一景“月下石荷”而得名。下圖為保存至今的“蓮花石蕊”。

傳說,小鎮東北有一口方塘,塘內滿植蓮藕,中間豎立一座石雕荷花,大如圓桌,亭亭玉立,形象逼真,月夜看去別有風韻。傳說:石荷中藏有珠寶,使石荷能隨水漲落而沉浮,神韻奇秘,引人暇思,預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清風正氣。

「特辑」藕塘记忆「特辑」藕塘记忆

皖東小鎮,紅色聖地。1944年9月,藕塘“抗日烈士紀念塔”建成。1946年5月,新四軍二師奉命戰略轉移後,陵園被國民黨頑軍138師和77師炸燬拆除。196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撥款重建藕塘烈士陵園,重建的烈士紀念塔碑體上鐫刻著毛澤東手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1978年在園中建成“名垂千古,浩氣長存”的藕塘革命紀念館。如今,藕塘烈士陵園已成為國家、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特辑」藕塘记忆「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特辑」藕塘记忆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曾經生活戰鬥在藕塘這片熱土上的年輕人,那張張笑臉,那是一代人的青春芳華。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裡,他們用青春的熱血,無畏的精神,在戰場上綻放一朵朵英雄的花!

「特辑」藕塘记忆

歷史並沒走遠,英雄代代相傳。定遠籍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吳勇烈士;執行任務中,被暴徒開槍擊中,不幸壯烈犧牲的公安幹警馬元新烈士。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在藕塘革命烈士紀念館裡,有著我們熟悉的老一代革命家,也有著這些隱沒在眾多先烈之中的“默默無聞”的英雄。

照片中的這位笑容還流露著一絲靦腆的革命戰士,名字叫吳運鐸。他是新四軍兵工事業的創建者和新中國兵器工業的開拓者,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吳運鐸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前蘇聯人民在莫斯科高爾基大街14號建立了“中國保爾紀念館”。

「特辑」藕塘记忆

(圖為吳運鐸在藕塘戰鬥期間生產的各類彈藥)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歲月,吳運鐸帶著7個學徒,每年為前線生產子彈60萬發,為了研發槍彈,他四次負重傷,渾身上下有200多處炸傷,4根手指被炸斷,左眼被炸瞎,一條腿被炸斷。1949年12月,組織送吳運鐸到蘇聯去診治眼睛。在莫斯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聽到了吳運鐸的英雄事蹟,特地到醫院看望他。1950年,吳運鐸參加俄羅斯莫斯科五一節觀禮,在紅場見到了斯大林。

「特辑」藕塘记忆

1996年10月30日,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帶著少奇同志生前的囑託,親臨藕塘緬懷革命先烈。那一天,藕塘鎮張燈結綵,紅旗招展,像迎接久違的親人一般,迎接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烈士陵園,王光美同老區人民一起緬懷、回顧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藕塘戰鬥、生活的點點滴滴,並現場親筆題詞:“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2013年10月20日,少奇之子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上將蒞臨革命老區藕塘、大橋中原局會議舊址,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在紀念館瞻仰先烈遺物,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2012年8月,定遠縣藕塘“革命烈士紀念園”遷址重建工程開建。如今,紀念碑、烈士墓、展覽館已建成。拾階而上陵園莊嚴肅穆,高24米的英雄紀念碑雄偉矗立,這是一座歷史的豐碑,這是老區永久的榮耀!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青山有幸埋忠骨。看著一排排的烈士墓,那些有名的或無名的烈士們長眠於此,是他們的浴血青春,換來了今天的歲月靜好!

「特辑」藕塘记忆

時代在發展,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漸漸失去了舊日的模樣。而那些尚可尋得一絲過往的小鎮,就逐漸變成了中國人的文化故鄉。

幾代人記憶所在的藕塘老街,如今早已慢慢地褪去了時光的印記。斑駁的牆,青苔的瓦,悠悠的雨巷,泛著青光的幾塊石板路,依稀還能通往我們記憶中的藕塘,吾心中的故鄉。

「特辑」藕塘记忆

記憶中的藕塘老街由青石鋪就,獨輪的印記,泛著歲月磨礪過的青光,飄散著古鎮淡淡的人間煙火味道。曾繁華一時的過往,如今卻成了冷清寂寥的背巷,偶有行人悠閒走過,那恍惚的記憶,已然遺落在舊日的時光裡。

生活總奔著新生,老街卻黯然老去。如今藕塘老街的兩側,還尚能看到些老的建築,雖然漸已破敗,但一磚一瓦和一石一木之間,無不沉澱著歷史的滄桑。

這是一條聞著風,都能感受到古老的街。曾經悠長的青石板路,不知走過了幾代人的匆匆步履,沿街的老店鋪,似乎還在回味著人來人往曾經繁華的盛景;此刻,行走在老街,彷彿忘了自己只是小鎮的匆匆過客,無不於歲月中渡完一段紅塵,來去空悠悠。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粉刷在牆上的印記,是老街一段歷史的過往!

「特辑」藕塘记忆
「特辑」藕塘记忆

藕塘新鎮的建設,面貌固然令人欣喜,但在建設中,不要讓老街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對於遊歷藕塘的外鄉人來說,或許更關注的是這座千年古鎮的歷史,最想尋找的是那份古老的歷史印記和那份積澱著歷史歲月的悠長!

「特辑」藕塘记忆

兒時每每來到藕塘,最吸引我的就是去老街轉一轉。記憶中的藕塘老街是何其繁華,那時老街商鋪鱗次櫛比,市井百業繁華,四鄰八鄉的人都會趕一趕藕塘老街的集市,經常堵的是水洩不通,而越是這樣,對於孩子的我們,越是在人群裡擠的快活,看的熱鬧。

「特辑」藕塘记忆

這樣的老街門面,都是過去熱鬧的店鋪,如今早已是門戶緊鎖,淡去了那份繁華。也正是這樣漸已破舊的老店鋪,更值得我們去保護,不要讓這不可復得的建築在歲月中淡去。這是老街的歷史記憶,更是藕塘人最寶貴的故鄉印記!

「特辑」藕塘记忆

東南形勝地,人傑地靈城。定遠東南鄉,重教識禮文。不知這藕小,又走出多少書生俊傑。

「特辑」藕塘记忆

回顧歷史,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段老城記憶。藕塘老街,必然是藕塘人的一種記憶與情懷,更是每一個藕塘人深藏於內心,而刻骨銘心的故鄉記憶!

「特辑」藕塘记忆

揹著相機,行走在青石鋪成的老街上,冷清寂寥的老街,足底的聲音似乎都傳得格外悠遠,置身其中,你彷彿能聆聽到老街那滄桑歷史歲月中傳來的呼喚!

老街彷彿是藕塘歷史歲月中的影子,總在默默的跟隨,陪伴著。藕塘老街,猶如鑲嵌在這座古老街鎮上的一道別樣景緻,淡淡的,散發著千年不絕的幽香,撩撥著每個行走在老街上人的思緒。我們不在乎她的衰老,我們依舊欣賞讚美回味著她曾有的美麗容顏!

「特辑」藕塘记忆

徜徉在蒼老而無言的藕塘老街上,雖失去了繁華一時的盛景,但她依然從容尊貴的展現著曾有的盛世容顏。如今相伴老街的,大多是孤獨守望生活在老街上的老人,也只有她們最瞭解老街,也只有她們最懂老街!她們與老街相濡以沫,彼此陪伴,彼此守護。她們在老街的歲月中,等待著過年時,外出打拼的兒孫們重新填滿老街的空洞與冷清,期盼著年的熱鬧,讓老街重現過去的繁華。

「特辑」藕塘记忆

如今這樣的“土房”幾乎難尋了。勤勞的藕塘人,年輕人多已外出打拼,他們辛勤積累下財富,讓老街多了一棟棟別墅。

「特辑」藕塘记忆

寓意“五福臨門”的年福,擺放整齊的“家堂”,一幅掛在正中的“中堂“,來客坐有講究的“鬥尖大桌”,這樣的客廳擺設,是最典型,最傳統的東南鄉文化。

「特辑」藕塘记忆

老街還能尋到這樣的小店,那木板鬥出來的門窗,不大的窗口,彷彿會變魔術一般,總有你想買到的小東西。那些打醬油、買糖果的童年歲月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不管時光怎麼轉變,時代總是在發展的。藕塘,一座散發著歷史醇香,一座積蓄了力量,正在厚積薄發的千年古鎮,正在變的越來越美好!

「特辑」藕塘记忆

幸福的藕塘人。

風光秀美,歷史厚重的藕塘,值得您來走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