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时隔一年,我又回到宁夏调研,再次到彭阳县城,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在去县志办要了一套县志后,民政局安排的司机就把我送到了杨塬村,这里一切依旧,一个安静和谐的村庄。正值收获的季节,村子里的人都很忙,书记家今天在碾麦子,轰轰的三轮车的声音使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他才接到,接到电话后他第一时间赶到村委会把我安顿了下来,并且带我回家吃午饭。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酒驾”的小组长

到村里的第一天,由于村干部都有事特别忙,书记安排了一个小组长带我入户。小组长对村里的情况不是很熟悉,骑着车子在村里到转了很久才找到几户农户。在一农户家闲谈聊天时,户主热情的买了一扎啤酒,说是天气热,给我们喝着解渴。我不喝啤酒,他还特意给我买了两瓶可乐。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老人告诉我他服过兵役,还因公致残,有个孙子是聋哑人,看病花了41万,政府补贴了18万,感谢现在政策好。听着他的困难,我只是听着、微笑着和他交流,鼓励他面对,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也无能为力。和农户聊天的过程中,这位小组长一直喝着啤酒偶尔也会插上几句。喝啤酒解渴好像成了村里的习惯,整个上午,这位小组长不知道喝了多少瓶,当他骑着摩托车载着我走在村里逼仄的小路上的时候,我一直提醒着他慢点,并做好了跳车的准备,万一摩托车失控我只能凭借着自己的身高优势,抬脚跳下。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拉碾的小毛驴儿

第二天上午开始,村会计带我到村里调研,去一个住窑洞的农户家里时,刚好看到农户家里用毛驴在碾麦子。我顿时来了兴趣,干活儿的毛驴儿,以前从未见过。这也看出这个家庭的贫困,在塬上的,好一点的家庭有专门脱麦粒儿的机器,一般的家庭也是用三轮车拉着石碾,他们家只能用毛驴儿。刚访谈不久,有人拿了一大堆杏儿过来,说这是很好吃的甜杏儿,招呼我们吃。我在访谈的时候,他们家里人去树上给我摘了很多杏儿,专门给我准备着,走的时候好带走。这种热情与朴实着实让我感动,贫困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但丝毫没有限制他们的善良与美!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土豆包和手抓肉

在做口述史访谈的时候,村会计带我在村里走了三四个地方才找到合适的老人,访谈完已经12点多了,会计很熟练的到旁边计生干部家里找到了吃的。可这吃的有点让我下不了嘴,自己家蒸的馍馍(像大包子但没有发泡那种),里面包了土豆,并且还是冷的。我只吃了两小口就吃不下了,会计说这个好像是有点难吃哦,于是我们放下手头上的馍馍和会计又到另外一个他熟悉的农户家里吃了面条。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下午书记带着我去做口述史调查,我和书记开着车满山遍野的去找那位要访谈的老人,找了接近一个小时,终于在地里找到了他。在山上就地打坐做了两个多小时的访谈,没水没茶,口干舌燥得我自己都有点受不了,也真是难为了老人家。晚上,书记专门从家里到村委会载上我去另一个塬上的农户家里吃羊肉,宰了一只羊,煮了满满的一盆。刚开始我以为这羊肉会有味道,我会吃不了。没想到这里的羊肉基本没有膻味,特别好吃,于是我包餐了一顿(这边的用餐习惯和我的家乡南方不一样,平时的面条或者菜里基本全素,没有任何荤菜)。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书记说,本想找一只肉质更好的本地山羊,可惜没有找到。李书记人很好,调研完了准备离开的时候本打算送我去县里,顺便带我到本地有名的茹河瀑布看看,只是临时乡镇上的领导要来杨塬有工作,便只能委托要去县里办事的村民载我回县里。

再回杨塬:宁夏固原市彭阳农村回访记

后记:

离开杨塬已经三年,杨塬村的一切却一直回荡在脑海,黄土塬上朴实勤劳的人民,一张张笑脸经常映在眼前,希望有一天还能再回杨塬看看。中国农村观察的调研员年年在换,也许他们并不记得我,但我却不会忘记他们!虽没有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但对这片厚厚的黄土地却有浓浓的情意,此后走过的村庄也不在少数,但那种感觉却从未有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