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知青岁月 4)

大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宣传队”的真正意思。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的每人自然人都归属于一个团体,也就是说是属于一个单位的,那时没有“个体户”一说。宣传队就是一个团体、一个单位组织的文艺表演队,就和现在我们常在商场门前看到的什么什么开业大典的文艺表演相似。不过表演的真正含义却大相径庭,现在的街头表演是商业性的演出,是为了招徕顾客,以赢利为目的,成员也是临时搭配的班子,演出一结束就各奔东西散伙了,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表演水准更是没有讲究的。而那时的宣传队规模无论大小,都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纪律的,演出的所有节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筛选的。演出的目的也很明确,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色彩浓厚,宣传大好形势,鼓舞观众的革命斗志。

我们从水库工地回来后不久,就参加了知青点的“宣传队”。

青苹果—(知青岁月 4)

“宣传队”是由知青和当地一些回乡的青年社员两部分人组成的。我们当时的生产大队里,有一些回乡青年能拉会唱,乐队主要是以他们为主,记得有两三把二胡、小提琴、一把手风琴、两只笛子、一架杨琴,还有一支大鼓,一副镲,后来不知从哪个生产队来了两个弹三弦的老人,也加入到我们这个宣传队里。这些乐器看起来十分破旧,五音不全,似乎拿不上台面,但大伙曲调一致地演奏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我们知青们主要是上台表演,节目种类丰富多彩。有独唱、合唱、舞蹈、相声、三句半,快板书等等。你还别说,这样杂七杂八的组成,很轻松地就能演出两三个小时了。

我们白天在地里干农活,吃过晚饭就在院子里排练节目。

那时的我们,常常会产生出一种本能的激情。不象现在的青年,虽然比我们那时生活条件优越得多,见多识广,但似乎总让人感觉他们对什么事物都熟视无睹、缺乏热情。即使做事也是“做绣”的成分很大,很多时候“虎头蛇尾”。

吃过晚饭,“宣传队”的成员几三三两两来到院子里,各自练习自己的节目。没过多久,社员的乐队和知青们的表演就渐渐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了。

记得麦收季节的一天傍晚,宣传队在大队部给全大队社员进行了首场演出。

那天傍晚,社员们早早就聚集到大队部前的广场上,大队安排社员为宣传队搭建了一个临时舞台。

那时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业余生活十分贫乏,我们的演出自然受社员的热烈欢迎,再加上演出后还放一场露天电影,那社员们的喜悦神态溢于言表,我们也和社员的心情一样,感觉那天晚上就象过节一样了。我们四个从水库工地回来的男知青和我们二队的四个女知青一同表演的是一个藏族舞蹈,叫《毛主席的恩情永不忘》。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表演节目。用现在的眼光再回首审视这个舞蹈,简直如同小儿嬉戏,根本谈不上什么“思想性和艺术性”,完全就是一种自由发挥,我们只是在台上摇头晃脑,抡起身上穿的藏服长袖,四下里肆意挥舞。那时找不到藏胞们穿的马靴,只好穿上高统雨鞋当马靴。说来也巧,小青和小林分别是这个舞蹈的男女领舞。他们俩人在舞台上的密切配合赢得了社员们的一致叫好。

值得称道的还是小青的几首女声唱,《绣金匾》、《洪湖水,浪打浪》等最受社员们的欢迎。

看到自己的节目受到社员的欢迎,我们的热情更高了。

青苹果—(知青岁月 4)

那年秋天开始到第二年春耕前,我们知青点“宣传队”,几乎走遍了全县的各个公社、生产大队。所到之处,当地政府都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这可是我们求之不得的,要知道,伙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演出节目的质量。

渐渐地,我们宣传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公社和县里。1978年春节前夕,驻扎在深山里的一支解放军空军部队领导来到知青点,盛情邀请我们去他们部队和军人搞一次联欢。我们插队快两年了,从未听说过附近有这样一支部队,听到这一消息大家更是兴奋异常。

那天下午,解放军派来一辆大客车接我们,客车在深山里七扭八拐来到部队,我们刚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从部队大门口到食堂数百米的道路两侧,站满了列队欢迎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我们真的是受宠若惊,慌乱得不知所措。

食堂大厅里有七八张大圆桌,上面摆满了口径一尺大小的脸盆,里面装着鸡鸭鱼肉,每张饭桌前都站着两名战士。当我们坐下后,战士们就开始不停地给我们碗里夹菜,嘴里还一个劲的说:“不要客气,要吃饱、吃好”。

演出是在部队的剧场里进行的,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正规的剧场舞台上表演节目。

那次演出知青们也许是太紧张或太兴奋,各个都“疯”了:跳舞的把个舞台跺得山响、唱歌的唱跑了调、三句半的忘了词,伴奏的竟然拉断了二胡的琴弦。台下几百名战士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劲的鼓掌,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演出间隙,台上台下齐声高喊:

“军民团结一家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剧场里一片欢腾,成了欢乐的海洋。

演出结束后,部队领导陪我们会餐。食堂里摆了很多糖果、水果。一位五十多岁、头发已花白的领导还讲话说,代表部队官兵感谢知青们带来的精彩演出,说我们的战士们好长时间没有这样高兴了。说话间这位领导又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在场的所有军人一下子也都大笑不止。

“孩子们,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吃,把桌上的东西都给消灭了”。

我们也不客气,埋头吃了起来.

他一脸慈祥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

夜深了,当我们起身要告别时,那位领导指着饭桌上的糖果和水果对在场的其他军人说:“给他们都装兜里,都带走”。

听到“命令”,战士们就一个劲地往我们口袋里塞。

青苹果—(知青岁月 4)

夜晚山里的寒风呼呼作响,大客车开动时,那位部队“领导”站在路灯下,迎着严寒不停地向我们挥手示意,他身后数十名军人同样向我们挥手再见。部队大门两侧几百名战士一齐鼓掌欢送我们。

我们在车里也是激动不已,大家一起唱起了《歌唱亲人解放军》。

这一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文艺演出。

青苹果—(知青岁月 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