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

退潮之後,我們終於看透了一些樓盤。

1

從近期的開盤數據說起……

8月份,鄭州共有近20次開盤,扒出其中幾個典型的。

融創中原宸院:8月23日首次開盤,推出洋房共計168套,首層價格21000-22000,標準層及頂層16000,去化率100%。

謙祥錢隆城:8月26日二期開盤,微信選房,推出高層共計520套,均價14300,截止選房結束去化率100%。

華潤紫雲府:8月18日現場開盤,推出高層共計136套,均價19000,去化率94%。

融創中原大觀:8月30日開盤,微信選房,推出高層共計232套,均價16500,去化率77%。

融創中原宸院清盤?大北區還是這麼熱!

謙祥錢隆城清盤?看來高新區依然火爆啊!

華潤紫雲府竟然沒清?難道是經開區涼了?

不是說融創要靠搶嗎?中原大觀竟然沒賣完?寒冬已經到來,樓市真的涼涼了!

……

這些都是粉絲們在後臺的留言。

可是,用開盤數據來判斷市場行情,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2

開盤數據,別太當回事兒!

且不說開盤數據是否真實,要知道,單個的數據只是個例,不具有代表性。

銷售策略的變化,開盤時間的確定,開盤時機的把握,或者是推盤量、戶型面積的調整等等,都是影響單個樓盤開盤效果的重要因素。

舉個例子,金水北區有一個樓盤,首次開盤的效果非常理想,業內驚呼,市場熱度不減啊!

然而,首開得勝的關鍵在於,這個盤已經蓄客大半年了。

之後,銷售節奏加快。一個月後,二次開盤,去化率便被打回原形。

可以看出,影響單盤開盤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僅憑一個樓盤,怎麼可能推斷出整個區域,甚至整個市場的冷熱呢?

況且,開盤當天的去化率,一直都是個謎。

開盤當天到底能賣多少套房?往往會傳出3個版本。

一個是對外公佈的,一個是作為置業顧問的說法,最後一個才是真實的。

特別是純新盤第一次亮相,總要給市場一個交代。於是有些新盤在開盤之前,就已經擬定好了對外釋放的銷售數據。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如果傳播朋友圈的是“勁銷××億”,而不是“售罄”的時候,開盤效果大概率是沒有達到預期的。因為銷售不理想,所以只好模糊成數字。

即便是那些去化率達到100%的樓盤,冷暖也只有開發商自己知道。有時候,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置業顧問一邊在朋友圈發消息說開盤賣的有多麼多麼火爆,可另一邊,你又會接到電話說近期有退出來的房源,要不要過去看看?

當然,如果這個盤真的是性價比超高,那麼銷售情況也有可能是真的。

所以,開盤數據,一定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去看。

3

價差,才是最大的支撐力!

那麼,在目前的鄭州市場上,哪些盤賣的才是真的好呢?

答:是那些真正有上千元價差的新房!

融創中原宸院的洋房為什麼賣的好?

要知道,惠濟核心區洋房標準層的均價是18000,中原宸院的洋房賣16000,2000的單價差,140平就是28萬!中原宸院16000的洋房,秒殺旁邊萬科16000的高層!

謙祥錢隆城為什麼賣的好?

二期14300的均價雖說比一期13000的均價漲了,可對比同區域裡16000的金科城,16000的保利文化廣場,16000的公園道一號,16000的恆大城,總是有2000的價差在,錢隆城位置又不差!況且,高新區西四環外的萬科城都賣到14000多了!

中海萬錦公館為什麼賣的好?

在價格持續高位的濱河國際新城,大家最看重的,恐怕就是中海的價格目前是濱河的底了。中海16500,信保17000,海馬18000,康橋19000。還有後期的幾個高地價項目,本質上都壓縮了買房獲利的空間。未來的濱河到底成色如何,需要新項目開盤接受檢驗。

……

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什麼地段啊,什麼板塊啊,什麼預期啊,都已經無關緊要了。

很顯然,大家都是衝著價差來的。

那些有著上千元價差的新房,每套大概20萬左右的利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了!

在下半年的時間裡,它們依然會吸引著一個個購房者,前赴後繼,也僅此而已。

以上這些信號,才更貼合目前鄭州房地產市場的實際。

4

3個表格和1張圖片!

價格的背後,總是跟市場的供需息息相關。

下面我們用數據說話。

先看土地。

價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

土地,才是根本!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表格,這個表格的數據和落實程度,極大的決定了未來五年鄭州房地產的價格大趨勢。

如果2013-2015年的土地供應都能達到2016年的體量,2016年的鄭州房價絕不會那麼瘋狂。

如果2013-2017年這五年的土地供應都能完成計劃指標,都能供地在1萬畝以上的話,當前的鄭州房價降低10%是很正常的。因為,短期決定房價的是政策和炒作,但中長期,一定是土地和供求關係!

還好,在2016年,實際供應了11778畝的住宅用地,這個量幾乎是2015年的2倍,已經極大地緩解了鄭州2017年的房價壓力!

2017年,實際供應的住宅用地是8595畝。2018上半年,住宅用地已經供應5655畝,接近前幾年全年的供應。

如果2018下半年的土地供應能多於上半年,全年供地破萬,則2016-2018年連續三年萬畝左右的住宅供地,可以極大地緩解未來幾年鄭州的房價壓力!

再看庫存。

價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

2017年,鄭州的住宅庫存去化週期是10.8個月。這是一個極大的參考標準,在去化週期達到10個月以上時,新房市場的供應才是穩定的。

2018上半年,住宅供應388萬方,成交374萬方。那麼卡到2018年中這個節點,住宅庫存是383萬方,以2017年的正常銷售量為參考標準,去化週期接近11個月,超過10個月。

也就是說,目前鄭州市場的住宅供應量很穩定!有供應,市場的根基才夠穩!我們有理由相信,2018年鄭州的房價是穩的!

這就是2018年中的庫存,只代表當下。

接著再細分一下,我們發現,2018全年的住宅供應裡,郊區佔了一半以上!

一起看下面這張圖片,鄭州主城區和郊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年度對比——

價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

從2011-2018上半年,鄭州的住宅成交量由市區向郊區不斷延伸,郊區成交量佔比逐年提升。

由此可見,郊區的住宅供應量相較鄭州主城區更加充足。也就代表著郊區新房的價格最有可能先出現鬆動。

最後看看新房和二手房。

價差,大概是當下鄭州樓市最大的支撐力!

在2015、2016、2017年,二手房的交易量都已經達到了新房的一半以上。

特別是在新房供應稀缺的三環內,未來二手房的交易量大概率會逼近新房甚至超過新房。

所以,當下購房,可以不用侷限於新房市場,二手房一樣是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5

展望樓市下半年!

前幾天,一個在開發商的朋友向我抱怨,說他們項目都開盤一個月了,還沒清盤?!

我立馬反問,1個月沒清盤,很反常嗎?非要秒清才正常?

其實,一個月沒能清盤,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們之所以會感到不對勁,主要是過去太嗨。

2016年四季度以來,鄭州樓市進入新一輪調控週期,2017、2018年,調控政策持續加碼,至今未有放鬆的跡象。與此同時,大家的觀望情緒也重新進入新的歷史輪迴。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保利潤還是保銷量?相信很多開發商都會選擇後者。

也正是這個時候,才有更多撿漏的機會,一旦有機會就好好把握,然後靜待下一波行情。

比如,最近恆大的一些樓盤價格已經出現鬆動,開始推出特惠房源;

比如,濱河國際新城最近的幾個純新樓盤開盤,價格不斷拉低我們的預期,濱河房價的底,又往下調了。

比如,最近因為限價的原因,綠博某盤出現了用剛需高層的價格,就能買到一套洋房的情況,這就是當下的漏。

大潮退去,我們應該珍惜現在依然存在的行情,珍惜大家的熱情尚在。

有人說,要喝著胡辣湯,看樓市下半年的詭異風雲。

我只想說,沒什麼詭異的,市場終歸冷靜,你我是時候好好面對了。

(說明:文中部分數據來源於克爾瑞、思源,在此表示感謝)


鄭州樓市(zzloushi),擁有60萬粉絲的鄭州本土房地產自媒體大號,專注於鄭州房地產、教育、裝修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