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了慈禧和乾隆的墓,為何卻放過了康熙和順治的呢?

官風

不是不想盜,順治出家的傳聞不是今天才有的,孫殿英也知道,即便有部隊、有炸藥盜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勞民傷財”的進去陵墓,什麼都沒有那就成了賠本買賣,而康熙帝的墓,做了防護措施,兩者都有一個條件是不可忽略的,孫殿英不可能讓部隊不考慮時間,無休止的刨墳,搶了就跑是他的宗旨,否則別說皇陵了,也就王公大臣的墓也逃不過部隊被刨的命運。


孫殿英最先的盜墓對象是慈溪的陵墓,整個陵墓就象被洪水衝了一般,真的一乾二淨。第二個選擇的就是乾隆的裕陵,這個愛面子的皇帝不但寶物被洗劫一空,屍身還被扔到了臭水溝裡,總之,慈溪和乾隆的墓都被搜刮個一乾二淨。

由來已久的傳聞:順治帝在世的時候篤信佛教,甚至他本人都是詐死去了五臺山出家,所以極有可能順治帝的棺材都是空的,和別提什麼寶貝了,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孫殿英放棄了順治的陵墓。

但是康熙帝的陵墓孫殿英可沒有放過,並且也付諸行動,準備挖掘了,可是就在他們要動手的時候,墓穴中開始向外不停的冒出黃水,而且速度很快,集聚量還非常大,不大會兒工夫就已經漲到了40公分的高度,看著確實瘮人,黃水還好說,可能是毒水什麼的,不沾到也還好,但是一旦有其他機關令墓穴坍塌,那他第一個死在裡面,有命賺錢還得有命花呢是吧,所以當時裡退出來了。

最後孫殿英確實獲得不少寶物充當軍費和用以個人揮霍,但是當時的輿論壓力太大了,這也是他不能無休止挖下去的原因,這點孫殿英在挖墳掘墓前就預料到了,但是沒想到遭遇到全國性的抗議和咒罵,再加上前清一些遺老遺少的強烈譴責和動用關係運作,連蔣介石都壓不住了,他沒辦法不下死手了,而就在這時,充分“享受”到後果的孫殿英也怕了,很多軍閥也都惦記著寶物,一時間,孫殿英成了眾矢之的,所以最後以“獻寶”的方式息事寧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慈溪的“口珠”送給了宋美齡,乾隆頸項朝珠中最大的兩顆硃紅朝珠送給戴笠,再託戴笠將乾隆的一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又將翡翠西瓜送給宋子文。最後這件事在蔣介石的“拖”字訣下不了了之。


古今通史

東陵大盜孫殿英盜了慈禧和乾隆的墓,卻放過了康熙和順治等其它清東陵的墓,不是他大發善心,而是天意弄人,他不得不放手,否則他就有可能惹上大麻煩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孫殿英以演習之名,東陵盜寶。1928年,孫殿英的部隊本來是奉命到冀東剿匪,當得知有一夥馬匪想要盜東陵,孫殿英來到了清東陵,當看到清東陵的富麗堂皇,決定於其便宜了當地的土匪,還不如自己去做,還可以就此籌措軍費。於是,他以演習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就此承包了東陵的業務,開始了自己轟轟烈烈地盜墓事業。

要幹就要吃大戶,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后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在清東陵的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為奢侈,成為孫殿英的首選。

慈禧一生窮奢極欲,她的陵墓也是修得異常豪華,堪稱皇陵中的CDB,當孫殿英打開慈禧的陵墓後,簡直亮瞎了眼睛,地上是金磚,頭上是金龍盤繞,珍寶無數,更為神奇的是慈禧的屍體十幾年而不腐,並且在慈禧的嘴中發現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她的屍體被士兵扔出了棺槨外。

孫殿英雖在慈禧的陵墓得到海量的珍寶,但他並不就此滿足,繼續開始了盜掘乾隆的裕陵。乾隆的裕陵富麗堂皇,棺材內乾隆屍體已化,只留下頭髮辮子,陪葬寶物不少,最為珍貴的是一串108顆的朝珠,還有一把王者之劍——九龍寶劍,據說後來戴笠就是因為拿了這把九龍寶劍而喪命的。

孫殿英還準備盜掘康熙的景陵,只是天意弄人,就此作罷。但孫殿英在盜完吃完慈禧和乾隆這兩個大戶後,準備盜掘康熙的景陵,結果剛進入墓道就冒出了大量的黃水,由於水勢過大而就此收手。至於為什麼沒有盜掘順治、咸豐、同治以及曉莊等人的陵墓,可能一是他們比較窮,甚至順治的墓還可能就是個衣冠冢;二是當時他們盜墓的消息多少有點洩露了,擔心被發現,就功虧一簣,還不如早點收手;三是宰了兩頭肥豬,賺的也差不多了,可以心滿意足地去瀟灑了。

千算萬算,最後孫殿英的盜墓行徑還是被發現,但是在孫殿英賄賂了當時民國政府的高官後,不了了之,而孫殿英的自辯更是牛逼,他說:“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辛亥革命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我發掘滿清東陵,有2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各位,你們看他的辯詞如何呢?


密探零零發

一康熙的墓也被挖盜,總之清東陵被掃蕩了。清西陵是順治和雍正等的陵墓基本保存完整。原因是順治墓傳說寶藏是和遺體一起燒了,二雍正帝確實是最好的一位清朝皇帝,四十五歲即位,十三年來勤政治國,大概老天也保佑他吧。


彩雲東昇

孫殿英可不是良心發現,未挖康熙和順治的陵墓,是因為進入康熙墓後,墓道突然冒出了許多水且味道刺鼻,順治當年是否葬入孝陵裡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史書上也記載過順治當年用的是火葬,而康熙在其父順治的碑上寫了“遵皇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