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志茂: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履行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从政治属性看,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注重政治建党。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从事的是政治活动,执行的是政治任务,核心目的是为了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所以说,政治属性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第一属性、根本属性。这就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把讲政治的要求融入血液和灵魂。

从使命职责看,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无论是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督调查处置,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及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确保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其实质上行使的是政治权力,进行的是政治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这是履行使命职责的根本保障。

从理念方式看,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从党的十九大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写入党章,到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要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都是在最大限度教育挽救干部,都体现了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小到一次谈话、一个线索处置,都必须突出政治性,运用政治思维来考量,作为政治要求来对待。这种基本理念和工作方式,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把追求政治效应体现到纪检监察工作方方面面。

从履职要求看,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对党绝对忠诚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的首要条件、根本要求。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对党忠诚。

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的践行路径

把握“三个关键”,坚守正确政治方向。一是把握思想指引。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坚定信仰信念,把握立场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找准纪检监察工作方向。二是把握中心大局。要进一步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战略举措,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摆在“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站位思考、谋划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融入党的中心工作中研究安排、部署推进,切实把中央精神和党的决策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有力实践。三是把握形势任务。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将“稳中求进”基本工作方针,与中央纪委提出的“五个积极作为”“五个牢牢把握”等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起来,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基本判断结合起来,与当地整体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突出“三个发力”,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一是宏观上要在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上发力。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纲”与“魂”,以“四个意识”为标准,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二是中观上要在坚持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上发力。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为主”,积极探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有效路径,确保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职尽责。三是微观上要在探索党对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领导上发力。将党的领导贯穿在纪检监察具体工作中,坚持和完善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及案件审理集体决策制度,严格重要环节请示报告制度,特别是突出审查调查这个关键,在审查调查组建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党的领导、党的政策、党的纪律落准落细落实,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扭住“三个重点”,从严抓好政治监督。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当好政令畅通的“督战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严肃问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人和事,确保政令畅通。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当好团结统一的“守卫者”。把监督政治生活状况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具体抓手,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三是掌握“树木”“森林”状况,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要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永不停歇的政治工程,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以“啄木鸟”精神做好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全面维护“森林”健康。

注重“三个提升”,锤炼过硬政治能力。一是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提高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及时消除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把政治蜕变的党员干部从党组织中清除出去,最大限度防范政治风险、政治隐患。二是提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对审查调查对象耐心细致讲政策、讲纪律、讲出路、讲亲情,让其纠正错误思想,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三是提升把握运用政策能力。把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结合起来,让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者“红脸出汗”,轻微违纪违法的干部迷途知返,顶风违纪违法者受到惩戒,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作者为中共晋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