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辦案,他拿命在拼——記恩施市人民法院法官張勇

执着办案,他拿命在拼——记恩施市人民法院法官张勇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执着办案,他拿命在拼——记恩施市人民法院法官张勇

在恩施市人民法院,說起張勇,大家都說:“他真的是拿命在辦案,工作太敬業太拼了!”民二庭庭長黃功鳳告訴記者:“說他用生命在開庭,一點都不誇張。”

1991年,張勇從湖北省司法學習畢業後,回到海拔1800米的石灰窯司法所工作,1993年進入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壩法庭工作,基層條件艱苦,他一干就是20年。

2011年,張勇調回市法院機關工作,2013年至今,他是民二經濟庭的一名普通審判員,是全院數一數二的辦案能手。

原民二庭庭長陳勇軍曾跟張勇一個辦公室,他這樣評價:“張勇是個辦案能手,年年辦案名列前茅,總是加班加點,生怕比別人少搞一件。”

司法體制改革前,市法院有105名辦案人員,每年受理案件5000多件;改革後,辦案人員縮減至52人,而收案數則增長了一倍達到11000多件,工作壓力不言而喻。

2015年他個人辦案180件,2016年辦案268件,2017年辦案330件,今年上半年,張勇所在民二庭已辦案1700多件,人均200多件。曲直分明,沒有一起當事人上訪案件。

然而,就在張勇高強度工作,全身心投入時,病魔卻悄悄纏上了他。

癌情告急,案子未結他拒絕住院手術

5月10日,單位體檢報告出來,張勇被查出肝部疑似腫瘤。接下來三天,慈銘體檢先後三次打電話給張勇,讓他馬上做複查。案件堆積如山,每天結案,每天又在添新案。前兩次電話裡,張勇回覆說:“太忙了,等我有空了就去。”5月16日,慈銘體檢第三次打來電話,催他馬上檢查。此時的張勇才有了警覺,遂請假到州中心醫院檢查。

“肝癌。”診斷書上的兩個字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一心撲在辦案上,沒想到病魔卻離得這麼近。

很多人談癌色變,他卻很樂觀。為了不耽誤工作,為了不讓同事擔心,他選在週末5月26日,去武漢同濟醫院檢查,檢查結果再次確診了肝癌。

當天,武漢同濟醫院醫生表明:很嚴重,腫瘤長度近11釐米,有拳頭大小,必須馬上住院手術。這時的張勇,顧不得身體,放不下的還是手頭的案件。張勇問醫生:“我下個星期全是開庭的,能否再給我兩個月時間,手上還有很多案件要處理。”“不行,不能再拖了,今天就必須住院。”一邊是病情危急,一邊是開庭案件,儘管醫生再三勸說,張勇仍帶病回到崗位。

6月1日一早,某房地產公司財務人員提著3萬多元現金來到市法院,19名業主共同委託的代理人清點完錢款後舒心地笑了,對張勇法官連聲稱謝。19名業主在某房地產公司購買商品房後,房屋價款已付清,但該公司卻遲遲未給上述19名業主辦理產權證,19名業主一怒之下,將該公司訴至市人民法院,請求該公司為其辦理產權證書,並承擔延期辦證期間的違約金。張勇法官瞭解案情後,發現該公司辦理產權證的條件確未成熟,如徑直判決該公司為上述19名業主辦理產權證,一方面難以執行,另一方面也是對19名業主的不負責任,故主張調解。7次調解後,19名業主最終同意該公司在一年內為其辦理產權證,且支付自合同約定辦證期至今的違約金。

這只是他帶病堅持辦的一個案件。開庭、調解、寫判決、送達判決,張勇咬著牙拖著病撐了一個星期,結了32個案件,6月19日實在撐不下去的他終於住進了同濟醫院,因之前的拖延,他的身體狀況較差,不得不在ICU住了幾天才接受手術。

民二庭案件多。手術後住院期間,堅強的他,從未向組織上提過要求,不想給大家添麻煩。儘管身體很虛弱,打完點滴,躺在病床上還在手機上“辦公”,仔細修改判決書。他說:“一紙判決,直接關係到當事雙方的利益,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

民二庭庭長黃功鳳清晰地記得給他批假條時的情景,黃功鳳說:“這麼大手術,他只准備請一個月假,我跟他說手術之後也要注意休息,不急著上班,他堅持說月底就來上班。”

其實,法官助理黃小龍知道,出院後的第二個星期張勇趁週末,又到辦公室上了兩天班。

至於為什麼選在週末加班,他說:“我不想讓領導同事看見了擔心。

靦腆話少,從不被看好到“撿了個寶”

“張法官,人很溫和,話不多,每次喊他都是靦腆一笑。”民二庭書記員簡喆說。在同事眼裡,張勇平常話不多,但工作能力絕對數一數二。

原民二庭庭長陳勇軍說,張勇剛到民二庭時,因為他平時話不多,我還一直擔心工作中我倆能不能配合好。搭檔辦案後,陳勇軍馬上對他刮目相看。如今已調到審監庭的陳勇軍說起和張勇一同工作後的心情,無比激動感慨:“拐都拐噠,哪裡會配合不好,分明就是撿了個寶嘛。”

在法官助理黃小龍眼裡,“師父”工作一絲不苟、有條不紊,是個極為自律的人。記者看到,張勇的辦公桌上乾乾淨淨,櫃子裡的卷宗整整齊齊。黃小龍說:“他每天都是7點40準時到,擦桌子、按順序準備好要開庭的卷宗,這麼久我從來沒有比他早到過。”案件太多,對已開庭的案件,張勇即便中午不休息或晚上加班,也要抓緊時間寫判決書,每次寫完判決書,先自己反覆核對,再讓法官助理幫忙核對,逐字逐句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他不允許判決書有任何錯誤。

“沒有一起辦案就沒有發言權,我是有發言權的,他辦案子特別過細。”採訪中,前來辦事的湖北震邦華廣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職業20多年的冉啟安插話。他說:“我是律師,他是法官,都是法律工作這,也算是同行,我最能體諒法官的辛苦,現在案子真的是太多了,他們工作起來一刻都不得閒,因為知道他們太辛苦,我從來不催案子。”

民二庭庭長黃功鳳說,他真的是玩命地在開庭,病情確診後的一天,一點半午睡的我被講話聲吵醒,過去一看原來是張勇中午不休息在開庭。被告的律師是武漢人,買了當天下午三點半的火車票回武漢,原定於三點開庭,為了不讓律師耽誤行程,在雙方當事人都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張勇利用休息時間,提前到一點半開庭。無論是對當事人、律師,還是對同事他總是盡力為別人著想。

2016年,在司法體制改革首批員額法官遴選中,因填寫答題卡時的一個失誤,張勇錯失了入員額的機會。但他積極響應非員額協助辦案緩解案多人少矛盾的號召,2016年辦結案件268件,結案數居全院前列。2017年6月起,隨著司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未進入員額的張勇不能再辦案了,但他沒有絲毫怨言,辦案能手張勇做起了法官助理的工作。陳勇軍說:“他做助理期間,幫了我很大的忙。”

2017年12月,通過民主推薦、考試、考察等環節,張勇終於如願成為了一名員額法官,今年年初至住院前夕,他共辦結案件121件。

忠心不改,忙習慣了閒不下來

對待年輕人,他總是充滿耐心,法官助理黃小龍說:“如何寫好判決書、在開庭方面如何記錄更準確迅速、如何在網上查詢、結案、如何對當事人送達文書等,他總是耐心指導。”

庭長黃功鳳感嘆:“強將手下無弱兵,他的助理黃小龍也很優秀,現在組織調他到執行局去了,我還真是捨不得。”

陳勇軍很懷念以前每週五的學習,他說:“學習是張勇給自己定下的硬指標,每次學習交流,他的一些觀點特別專業、令人信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都是這麼多年愛學愛鑽修煉的硬功夫啊。”

有一次,一家物業公司起訴業主不交物業費,其他人都沒注意,但細心愛琢磨的張勇卻發現,之前物業公司是否催繳過業主交物業費很關鍵,如果之前沒有催繳的話,物業公司是不能起訴的,最終他裁定駁回物業公司的起訴。

自古忠孝兩難。忙,忙,忙,在78歲的父親眼裡,張勇總是在忙工作,是個較真較勁的人,住在鄉下的父親平常不輕易給他打電話,怕打擾他工作。

手術期間,張勇為了不讓父親擔心,謊稱到武漢出差,可是知子莫若父,平常不怎麼主動打電話的父親因為擔心他給他打了很多電話,問他到底怎麼了。出院後,張勇才回到鄉下給父親說明了實情,因張勇在城裡的房子還在裝修,身邊又沒人照顧,父親讓他在老家休養。可張勇不放心案子,擔心住在鄉下不方便同事隨時聯繫他,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回城租房子住下。法官助理黃小龍說:“其實最近張法官到辦公室來了幾次,每次來都登錄系統看一下案件辦理進度,檢查我寫的判決書,感覺他雖然在休息,心還是在案子上。”

民二庭審理的都是經濟類案件,很多都是金額較大的合同糾紛,當事人想要請吃飯送錢送物的不在少數。但張勇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從來不徇私情。有朋友打電話說情,他總是掛斷電話,等案件辦結了再作解釋工作;有當事人為了表示感謝想請張勇吃飯,張勇在電話裡就一口回絕了。

8月6日在法院見到消瘦的張勇,他說:“我這個月底就來上班,忙慣了閒不住,有些案件是我經手的我就要負責到底。”

說要採訪他,他只是說:“其實,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只不過盡一個法官的本分。當法官一定要處處挺直腰桿公正辦事。我選擇這份工作,沒想過其他的,就想把案子辦好、工作幹好,捫心無愧,就心滿意足了。”

這就是張勇,疾病面前堅強如鋼,案件面前執法如山,誘惑面前清廉如水,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員額法官。他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有的只是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執著付出,有的只是對法律信仰25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