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ofo命运波折:再传新一轮融资 是被收购还是独立发展?

共享单车ofo近期负面缠身,频频传出资金链紧张以及裁员、拖欠货款等消息。然而9月5日却有消息称,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

从“收购”到“融资”

两个不同字眼的更迭意味着的是ofo小黄车是“卖身”亦或继续“独立发展”的不同命运转折。时代周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涉及交易的多方进行核实,截至发稿,滴滴方面并未回应,蚂蚁金服则表示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ofo方面则回应,“好像是,是有融资这事,但具体细节不太清楚”。

消息的真实度尚无法确定,但和此前数度传出ofo“卖身”滴滴不同的是,ofo的联合创始人于信此次目前并未和以外一样进行否认发声,然而在外界看来,在“卖身”还是“独立发展”这道选择题面前,对于已经焦头烂额的ofo来说早已经丧失了选择权。

据了解,ofo上一次的融资是今年3月份,彼时,ofo小黄车宣布公司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再次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ofo后续发展

事实上,在ofo截至3月份目前完成的9轮融资和1次战略融资中,ofo每轮融资金额均创下共享单车行业第一,而朱啸虎、阿里巴巴和滴滴出行等都曾是ofo的坚实股东和大力扶持者,只是ofo后续的发展出乎众人意料。

自2017年下半年,市场开始传出ofo出现财务危机,及至今年1月份,有媒体直指ofo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公司账户上的现金只够支撑一个月,虽然当时公司方面愤然指责并进行辟谣,但随后种种迹象显示ofo已经深陷尴尬境地。

一方面,与摩拜竞逐的双雄局面在去年10月份突生异变,哈罗单车在阿里系的入局下强势介入,在风口过后的惨烈战场中缔造了共享单车领域的第三级,同时也将摩拜和ofo推向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之中。另一方面,曾经一度大力扶植ofo的朱啸虎心生退意,而滴滴在与ofo洽谈未果之后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并开始接触小蓝单车。

戴威对“独立发展”的坚持让ofo在腾讯、阿里和滴滴的站队中显得孤立无援,不过,他也并未在放弃在各方夹击下对自我营救的尝试。在今年5月份,ofo启动名为“victory”计划,进行计费方式的调整,推出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等信息流产品和信息流广告,旨在加快流量变现实现全面的盈利,而这一计划确实也在一定的时间内开始奏效,此前ofo的B2B负责人邵毅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成立仅两个月ofo 的B2B业务就实现1亿元营收,同时ofo在国内100余座城市已实现盈利。

不过,随后的政策严管及端内APP广告的短板让ofo这一新增长点受到限制,而海外业务也频频传出撤出的负面传闻。实际上,对于共享单车这个盈利模式还未走通的行业来说,要想实现盈利确实并不容易。

美团点评9月4日更新的上市招股书中披露,摩拜净资产总额仅27.43亿元,负债高达92.59亿元,而4月份摩拜收入及成本结构方面,摩拜获得的1.47亿元骑行收入只够弥补1.58亿元运营开支,3.96亿元固定资产折旧)则无法获得任何补偿。有媒体分析指出,长此以往,摩拜自行车固定资产或将在持续折旧过程中全部损耗,而斥资155.63亿元收购摩拜的美团很有可能在摩拜的交易后实质性亏损200亿元以上。

对此,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ofo获得融资继续独立发展的逻辑并不太可能,在他看来,融资的消息目前无法确认,但如果ofo在获得融资后,其创始人很大可能也会在后期被洗牌出局。

小黄车ofo命运波折:再传新一轮融资 是被收购还是独立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