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王晓红在看作文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学生看望王晓红并送花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孩子们用文笔表达对她的爱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王晓红参加河北省汉字听写大赛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董培升 崔建雄)你可能无法想像,她从教27年,25年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依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你也可能无法想像,她因患有深度白内障,近视眼镜从100°到950°,才只有0.3的矫正视力,依旧站在三尺讲台上,一只近乎失明的眼睛裸视只有0.02,让她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崴脚,还要跟着学生一起出操跑步;你也许无法想像,既严厉又富于亲和力的她,幽默可爱,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红姐”。她就是石家庄市第9中学语文教师王晓红,一位被几代学生相沿成习地一致称为“红姐”的人。

1969年王晓红出生在保定市望都县一个普通家庭里,爷爷抗战时从事地下工作被日本人杀害,是烈士;爸爸早年参军,曾为毛泽东主席站过岗。她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里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2000年8月调入九中以来,一直在九中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每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环境,新的开始,但不变的是她对工作的那份负责的态度和对孩子们的爱。

在9中的18载,共带过7届学生,她倾其大半生心血奉献给学生,有的考入重点中学,有的后来参加高考考入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可谓桃李满天下,将一片爱心默默地播撒在教育的沃土上。

言传身教,构筑学生丰满的精神世界

“欲为学,先做人。”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王晓红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更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她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写好作文,王晓红老师早在调来9中之前就已经是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了,写作和发表过文学作品,为了搞好作文教学,虽然她自己放弃了文学创作,但她每次布置一个关键节点的作文的时候,都跟学生一起写一篇范文,跟大家一起研读,比差距,找不足。在这些文章里,她不仅教会了学生作文的技巧,也传达了满满的正能量,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考入音乐大学的学生打来电话“红姐,老师让我找一篇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章,我就想起了你在初二时候给我们写的范文《一只红气球》。你把原稿给我发一下吧”后来,这名学生告诉她,这篇不知名的文章,在大学的殿堂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跑800米!这是娇气的初一女生最最惧畏的一件事情了。她时常在旁边观看,一是担心孩子们受不了,二是想给孩子们鼓励。很多女生刚入学时,800米跑不下来,她就在体育课上和课间操时一起跟女孩子一起跑步,边跑边鼓励,对她们说,加把劲,终点就在前面了。有一次,她有意激励一下学生们,就跟大家一起比赛。体育老师喊了一声跑,女同学们都一起跑了起来,跑过了终点,她得第8名。我赢了!同学们欢呼了起来,为自己喝彩,也为“红姐”竖起了大拇指。在场观看的同事,都知道她经常因为一只眼睛的视力近乎失明而崴脚,无不为她捏着一把汗,生怕她再一次摔倒或者崴脚。每次提醒她不要太拼,她时常忘记了自我。

她特别重视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十几年来每周一20分钟的听读练习比赛,让孩子们养成积累字词和阅读的习惯,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渐渐地,她们班的孩子爱上了阅读,与书为友。为了满足孩子的读书欲望,带动阅读兴趣,她通过校图书室借阅、同学之间借阅、召开读书分享会、撰写读书心得、“好书推荐”活动等方式,在班里营造了“人人爱读书”的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奠定了基础。她班里四名学生荣获石家庄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团体第一名,其中一人是个人第一名,并代表石家庄参加省里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她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身教重于言教,坚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一位学生后来回忆说,时隔多年,红姐讲课的内容早已模糊不清,只记得唐诗时,她双眼闪着明亮的光彩,一只手举着语文课本,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爱生如子,塑造学生完美心灵

“德为师之本”,王晓红老师说:“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刚到九中那几年,初中还有住宿的学生,王晓红老师作为班主任,不仅白天要管理学生,晚上、周末和节假日还要牵挂住宿的孩子,那段时间不仅自己带孩子,而且还和丈夫两地分居,可中秋节怕不回家的学生孤单想家,她放弃了回老家看望父母和丈夫团聚的机会,自己花钱买了月饼、水果等在学校陪学生过中秋节;周六日有不回家的学生,她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饭包饺子;而她自己的孩子有病不能上学,就把老母亲从老家接来帮照顾孩子,一天假也没请,一堂课也没有落下,她还利用下班和假期时间做不同层次学生的家访,与家长沟通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效果非常好。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我曾分别给两个学生写过长达八页和十页的长信,语重心长,循循善诱,扭转了他们对学习对人生的看法,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红姐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永远伴随我,对我的将来会有很深的影响。”

2012届带的少年班有个很优秀的学生,在体育中考训练中不小心摔断了右臂,伤得很重,断骨把肉皮都快戳破了,家长急的没有办法,她赶紧托在省三院工作的亲戚帮忙找医生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她还组织全班学生用彩纸每人给他写了封信,折成千纸鹤,送到医院,鼓励他好好休养,孩子和家长哭成了泪人。孩子最后上了石家庄一中,家长逢人就说“红姐”是孩子和家里一辈子的恩人,上九中就找红姐的班!”

今年五月份,班里两个孩子中考考前焦虑言语不和发生冲突,家长心疼孩子也很不理智,为处理两个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纠纷,下午下班后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想想明天两个学生还要上课,耽误不得,她赶紧让丈夫陪着,到学生家里走访安抚,澄清利害,让双方家长握手言和,等圆满解决问题,晚上十一点多才到家。

一次崴脚,为了不耽误上课,崴脚的王晓红老师打着绷带,一瘸一拐地走进向教室。当她出现在教室门口,同学们都为之动容;一名农村学生正在为资料费发愁时,王晓红悄悄替他垫上;一些家在外地的学生寒暑假回家时,总会在第一时间接到王晓红打来的电话,询问路上是否顺利……在她的心里,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从2000年到九中18年6570天的日子里,她只因为一次手术和一次严重的崴脚请过12天的病假。近几年父亲住过5次医院,母亲住过2次医院,她都是周六日回老家照顾一下,从来没有耽误一堂课。

点滴之中,大爱存焉。几十年如一日的班主任工作,虽然清贫辛苦,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还让王晓红老师落下一身病痛,可每当接过学生献来的鲜花,都让她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她说“这一切都因为教师这个伟大的职业和班主任肩上的责任。”

亦师亦友,培植学生信心促提升

一直以来,王晓红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保持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是学生的老师,课堂外就是他们的大姐姐。

她让大家畅所欲言,既谈学习,也谈人生,将课堂便成了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相互问难质疑,体现出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学术氛围。不论学生家庭背景如何,她视为一视同仁,从不偏私,对学生不强求齐头并进,追求个性差异发展,后进生转变成效好,成绩稳居年级前列。

“每天通常要花费三四小时时间完成课程作业的批改,每一学期作业批改需阅读几十万字。”王晓红老师对每篇作文都认真评阅,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思想观点、文字表达等方面,还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优缺点,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她每年教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并带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学成绩在同类班级中都是出类拔萃。她也是教完学生又教学生的弟弟妹妹,王晓红老师自嘲地说,如今的“红姐”已经是霜发满头的“红妈”、“红姥姥”了。然而,“红姐”的称呼不变,她教学教育的精神不变。无论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每堂课她都要求自己达到既定效果,无论是从初一接手还是中途接班,所教的学生语文成绩优异。

探究原委,这是因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王晓红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她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年来坚持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科学耐心的教育学生,利用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注重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注意以情动人,始终坚持做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烦恼与快乐,关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极大地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加强了班集体的荣誉感。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红姐的课太给力了!”

在25年平凡、平淡、繁忙与烦琐的班主任教学中,他收获了许多不经意的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晓红老师一直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职业。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命?其实,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而是想完成一个老师应尽的义务,“教书育人,就像自己的必须答好的考卷一样。”

多年来,王晓红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她带的班也多次被评为区市先进班集体。尤其是2015年中考班里37名学生参加中考,考上一二中公助22人,其中进二中理科实验班6人,进二中重点班9人,全校600分以上34人,她带的一个班就占了17人。2018届毕业生中,她班微机中考是全校唯一一个全班满分的班级,体育中考全班39人满分学生20人,平均分28.4,打破了学校历年来班级满分和平均分的记录!今年中考成绩斐然,全班39人,全校600分以上23人,她的班里有11人,进一二中英才和省理的9人,进一二中重点班的9人,考上一二中公助20人.

“我很欣慰学生们称呼我红姐,正是在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才让我感觉自己更年轻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清苦富有,艰难幸福,王晓红老师感慨地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的人生信条是: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我甘愿站三尺讲台,酿造甘甜;用两寸粉笔,营造美丽;靠一方黑板,创造辉煌!”

「红色冲击波」王晓红:一块黑板两寸粉笔创造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