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也普遍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收藏玉石,佩戴玉飾的現象比比皆是,人們對玉也是日益喜愛,對玉文化的探究也是日益深入,今天【一空說玉】就給大家講講原始時期的玉文化——紅山文化。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於1921年被考古學家發現。1935年開始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紅山文化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70年代起,紅山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據目前統計,博物館和考古部門所藏傳世及發掘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總數大約在300件左右。有玉豬龍、C形龍、玉箍形器(或稱馬蹄形器)、勾雲形玉佩、玉璧、玉鐲、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玦、玉臂韝、玉梟、玉龜、玉蟬、玉鳳、玉人、串珠等。其中玉龍、玉豬龍、勾雲形玉佩是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古人視豬為一種吉祥之物,具有祈求吉祥,護身的作用。在各種祭祀活動中,以豬作為人神之間媒介物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它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圖騰,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還可能是財富、身份、地位的象徵物。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其形制極富豬的特徵,它體蜷如環、肥頭大耳、圓眼有皺、口露獠牙,頭尾之間的缺口未完全斷開,頭部有一圓形鑽口。該豬龍通體拋光,渾厚圓滑、線條流暢、造型生動,是紅山文化同類玉器中形體較龐大、形制最規整的件。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紅山文化中最出名的是 “C型玉龍”,它用整塊墨綠色軟玉雕刻而成。體蜷曲呈“C”字形,昂首揚頸、彎背卷尾、吻部前伸、鼻端截平、梭眼上翹、頭似豬首、頸鬣上卷。龍背重心處對穿一孔。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該龍除龍頭部分用浮雕和陰刻的手法表現眼、鼻、嘴外,龍身上下光素無紋,通體磨光,使其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氣凜然。它可能是紅山先民的神靈崇拜物或氏族部落的象徵及保護神,也可能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隨著紅山古玉的出土,把中國的文明史提前了3000年。紅山玉器最早用於祭神、敬神和上天溝通,這意味著當時社會已出現宗教神權,意味著當時社會已經有了一人獨尊的等級制度,為中華文明的產生和最終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是“中華文明8000年”的古老佐證。

一空說玉: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玉器(故宮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