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夺冠靠身高?奥运男篮合并还选高的?

男篮夺冠靠身高?奥运男篮合并还选高的?

男篮夺冠靠身高?奥运男篮合并还选高的?

男篮夺冠靠身高?奥运男篮合并还选高的?

亚运会上,中国队“一览众山小”高大威猛,甚至赵睿的身高块头三号位居然一点也不吃亏。

中国队只要伸长胳膊,几乎对位的防守干扰性很少。而且亚运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赶不上cba强度。空位更是肉眼可见。这就需要很灵活的视野传球,传球带动起来了,进入中国队的节奏了,基本就是赢球了。

奥运会上,你会发现对位的防守可能比你平均粗一圈甚至更多,速度快防守严密,是两个亚运会绑一起都难以达到的强度。这种强度下,很容易把基本功薄弱的中国队彻底割裂开来。内线缺少内线技术,站不住,外线缺少急停跳投,很多还是颠投,强投三分技术几乎没有,突破缺少变化。

亚运会上只有一个哈达迪,身高技术,可以通过车轮战消耗。奥运会上会发现全部都是哈达迪甚至强于哈达迪。奥运会上,中国队最缺的就是进攻和篮板。得分过不了80,篮板也是最低。

2010年,2012年易建联都是接近于10 的篮板,这还是2012年易带伤出站。2016年易已经大幅下滑为6点几个。里约奥运会,我们后卫的传球完全传导不进去,很多时候易要到上线位置接球,凿进去。2016年易的年纪导致已经更多三分线上投射,这样其实会损失很多的篮板球。周琦nba在三分线上投射没问题,可是奥运会上呢,当打之年,身体健康状况更好的周琦如果不能在内线做文章的话,是不是要损失更多的篮板球,因为奥运不可能类似亚运依靠臂展了。奥运会上,周琦必须站位靠内,往内线打,而不是亚运会上游走于上线了。因为中国队需要指望周琦的篮板球。要不就指望王哲林大幅度的提升自己。

再来说后卫线,奥运会上后卫线的要求和亚运会也不太一样。奥运会上传球的穿透力会显著下降,更多的是失误。而且要考虑对面防守的顾虑,对面是专门防守你的传球呢,还是既要防传也要防攻。很多人在说王仕鹏都是强投三分,其实他算是中国后卫线上上罚球线很多的球员。2016年郭艾伦也是一样。

后卫线上的选择,突破进攻非常重要。

赵继伟和刘志轩能力上都没问题,我认为进攻主动性也是能力的一种,希望在奥运会前能有所提高。毕竟中国队缺少的是进攻减轻压力的球员。

奥运会上,太多的你传给我,我传给你,最后还是易建联攻。单论李楠个人喜好,可能对刘志轩的喜欢多于赵继伟。怎么说呢,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就是可进攻的点太太太太。。。少了。所以对面的防守针对性太强了。谁的篮板好,谁的进攻好,防守不太拖后腿,就是入选的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