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教師情結:一個想當老師的董事長

教師出出身的馬雲,一直想再回去當老師。

9月10日,對於馬雲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教師節加54歲生日。特殊的日子,有特殊的過法。

馬雲的教師情結:一個想當老師的董事長

這一天,馬雲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宣佈了公司傳承計劃: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局主席,居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9月5日,馬雲在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發表演講稱,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

一直以來,教育始終是馬雲最關注的公益領域。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宣佈五年投入100億扶貧,馬雲給阿里巴巴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脫貧任務,他自己的任務便是“教育脫貧”。

早在2014年,馬雲創建了馬雲基金會,初期重點關注的就是中國鄉村教育發展領域。目前推進中的公益項目主要有“馬雲鄉村教師計劃”、“馬雲鄉村校長計劃”,以及全新打造的“教育網絡平臺”。馬雲鄉村教師獎每年出1000萬元獎勵100名優秀鄉村教師,馬雲鄉村校長計劃則投入2億元表彰潛在的鄉村教育家。

馬雲認為,中國9000多萬名孩子在鄉村,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城裡的教育再好,社會也很難進步。

馬雲的教師情結:一個想當老師的董事長


馬雲還很開心自己生日都是9月10日教師節。

1964年9月10日,馬雲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首次落榜。次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

直到第三次高考,他才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進入大學後,馬雲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藉出色的英語穩坐外語系前五名。之後馬雲當選學生會主席,後來還擔任了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

1988年,馬雲畢業,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之後馬雲成為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其實,開始的時候馬雲並不想一直當老師,那時老師窮,他每月工資91元。

1995年,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時,就曾表示,雖然也很喜歡做老師,但是他想做更有意思的事情。20多年來,“更有意思的事情”取得巨大成功之後,他也許反而離老師的角色更近了。

今年5月13日,在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演講上,馬雲說起教師經歷對他的意義:“做老師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學生比你更強、比你更好。……CEO如果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不是去幫助員工成功,不是去幫助客戶成功,不是去幫助合作伙伴成功,我相信這家公司就很難成功。”

離開了教育行業的馬雲,一直關注著教育。

他的微博名是“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雖然網友們喜歡稱呼馬雲為“馬爸爸”,但馬雲本人卻一直以“老師”自稱,不僅阿里的員工喜歡尊稱他為“馬老師”,他自己也多次強調自己的老師身份。

馬雲的教育情懷,不浮於表面,目光下沉,重點關注鄉村教育發展。

在他看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於大城市和精英階層,而在於鄉村做得多好。農村教育發展水平如何,貧困地區所受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重要標準。

“扶貧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鄉村教育振興了,這個國家的教育才會振興。”這是馬雲對鄉村教育的觀點。

2015年9月,馬雲公益基金會首次發起“馬雲鄉村教師獎”,這一獎項的目的之一是“加深社會對鄉村教師的理解,激發社會對鄉村教育的更大關注,帶動更多的社會人士,投身鄉村教育、發展鄉村教育。”

這名曾經的教師,在商業領域取得非凡成就,但不忘初心,近幾年,他的基金會不斷推動鄉村教育發展,先後推出“鄉村教師計劃”“鄉村校長計劃”“鄉村師範生計劃”。

他說教育這個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影響了他一輩子,他想將之傳遞下去,給孩子希望,給孩子信心,發掘和點亮他們心中最優秀的東西。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教師、教育,或許便是“馬老師”的所念人與所感事,必將成為他一生深刻的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