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謝浮名 一派浮言

如今社會,什麼人都可以被叫做“老師”了。登上講臺教書育人的,毋庸置疑,是老師,但“老師”遠不止這些,比如那些自己本來就糊塗,把腦子敲開來,全是漿糊,更談不上什麼傳道受業解惑的各種磚家,他們不也洋洋得意地以“老師”自居麼?

至於似乎有某個技術專長的,更是被堂而皇之地稱呼為老師了。跳舞的,唱歌的,演戲的,下棋的,跳高跳遠打乒乓球的,一概被叫做老師。演進下去,我懷疑,要不了多久,我那個在農村的遠房堂叔,一個專門給人家畫符捉鬼做道場的茅山道士,遲早也會戴上老師的頭銜。

早幾天去洗腳屋洗腳,服務員問:先生,有相熟的老師嗎?我吃了一驚,我又不是來聽課,要相熟的或不相熟的老師幹嘛?最後才弄明白,服務員嘴裡的老師,指的是洗腳妹。

最叫人啞然的,是那個日本藝伎蒼井空,也被稱為“老師”。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那一年,上海有家賤賤的公司,專賣印度神油的,為了宣傳造勢,給靠拍攝三級片出名的日本AV女優蒼井空戴上紅領巾,宣稱:“蒼老師漂洋過海,和你零距離接觸。”估計這是蒼老師成為“老師”的開始。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家一提及老師,我都有一種芒刺在背的不自在甚至恐慌。“老師”一詞,意義竟然有了這麼大的躍進!

我教書一輩子,可是出了校門,人家叫我老師的時候,我都臉紅心跳脖子粗,我總以為,老師這個詞,有點光芒,有點崇高,還有點傻乎乎,我不配擁有這一稱呼。

從前,老師是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即在各級各類諸如大中小學及職業學校中,以教育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做人為職責的專業工作者。現行的《教師法》裡,對老師的職責有明確地規定,那就是為人師表,傳道受業解惑。這種人,不僅需要有學問,還得需要有品格。

明清時期,老師統稱為“先生”。19世紀末,西學引入中國,新式學校創辦,全國頒行的《學生操行規範》裡才明確將從事教書育人這一職業的人的稱謂定義為“老師”。這幾年,一方面,教育部規定,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必須獲得《教師資格證》,擁有了這個證,才有當老師的資格;一方面,則是不管什麼阿貓阿狗,都被叫做老師了。

想不到,我們這個社會的老師,居然會這麼多。

不妨打個一塊錢的賭,可以斷定,隨機在大街上找三個人,其中肯定有兩個是“某總”,還有一個,一定是“某老師”。

不過,當整個社會都毫不在意地稱拍三級片的AV女優或者洗腳的技師為老師,而被稱呼者坦然受之,絲毫不臉紅的時候,這個社會,肯定出了么蛾子。

我絕對沒有職業歧視的意思,任何職業,都是靠勞動吃飯,只要不違法,都值得尊重。但是,一定要將他們稱為“老師”,能夠說這個社會在道德認知上沒有問題麼?

至少,我們對那些有一技之長而又不上講臺的人,應該不至於有“為人師表”的期待。

我們玩壞了那麼多的詞,能夠放過“老師”麼?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我們這個社會,被“老師”玩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