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区晟达矿产品购销站霸道推荐陕州的“架子鼓”

三门峡陕州区晟达矿产品购销站霸道推荐陕州的“架子鼓”

在豫西地区,有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每当开场锣鼓一响,游客就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

舞台上,老艺人们手持简板,随着伙计们一声高喊“准备好了没有”,几位演员高声应和一声,接着,在紧锣密鼓的伴奏下,锣鼓书脱口而出……来自各地的游客们将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凭借“书里套戏,戏中带书”的特点令游客大呼过瘾。

这是陕州锣鼓书的表演场景。近日,在陕州区文广新局表演大厅内,七八位民间艺人围坐一起,弹奏着四股弦、三弦、二胡、锣鼓、筝等乐器,上演了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陕州锣鼓书。尤其是担任表演的县级非遗传承人秦仙绸,说一段、唱一段,然后敲一阵锣鼓,或激昂或委婉,台下听众们的心情也随着情节和鼓声跌宕起伏。

据了解,陕州锣鼓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河南陕州、灵宝、卢氏,山西芮城、平陆等地。表演为坐唱形式,开场前要先奏一阵开场锣鼓,以营造气氛,招徕听众,因此群众称其为“锣鼓书”。由于这种艺术形式的主要演奏乐器为四股弦,又被称为“四股弦书”。书班多为盲艺人,每个书班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主唱者一人自唱、自拉、自打,操作多种乐器。陕州锣鼓书又被誉为中国的“架子鼓”,是研究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目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荣获河南曲艺“牡丹奖”,一年演出近200场

“遇着党的好政策,幸福生活乐无边。苦干实干加巧干,总有富裕的那一天……”这段陕州锣鼓书名叫《两口子吵架》,是一出反映时下脱贫好政策,帮助老百姓致富的戏。

在8月3日晚举行的第六届河南曲艺牡丹奖全省曲艺大赛上,该节目荣获了“牡丹奖”节目奖。“这是我市近年来首次参加河南省曲艺大赛,也是三门峡市曲艺家协会成立后首次参与的大型专业赛事。”陕州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节目讲述的是农村两口子因为脱贫攻坚闹意见吵架的故事。作品形象地批判了脱贫攻坚路上等、靠、要的懒汉思想,通过两口子吵架激发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内在动力。”秦仙绸告诉记者,该节目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观众称赞为最接地气的节目。

近年来,陕州锣鼓书结合地域特色、时代元素,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原有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姑贤》《四女拜寿》等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主题,融入本地文化元素,老艺人们先后创作了《一起奔小康》《两口子吵架》《陕州十碗席》等脍炙人口、突出新时代新气象的新作,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