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所謂“九疊篆”是以小篆字體為基本結構,為了適應官印不斷增大的印面,為了印面充實勻滿,將篆字的筆畫盤旋曲折,層層疊合而成的篆書字體。陸錫興《九疊篆的來龍去脈》推測疊篆字形的處理辦法,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其一,直線變曲線,通過對直線的加屈,把相對簡單的線條變得複雜,使得稀疏的筆畫變得茂密;其二,單線變複線;其三,改變結構,為了增加疊筆,或者便於處理疊筆,改變結構是常見的現象;其四,釆用減筆字某些筆畫繁多的字,沒有空間可以加疊就採用它的異體字,無論俗體或者古體,只要筆畫少即可。

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疊篆之名出現在宋代,至於明朝廷為什麼用九疊篆書,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人們只是猜測由於九疊篆字體長時間在制度上的實施深入人心,因此在人們心中產生以九疊篆泛指唐宋以來的疊篆。明王世貞《食山堂別集》:“非二品銀印:武職都督府、都指揮使司文職六部,都察院二品以上用三疊篆,掛印將軍柳葉篆皆銀印……”。從“九疊、八疊、七疊、三疊”及不同部門在制度上要求不同篆體,可以肯定的是疊數在制度上起不同等級和區分的作用,產生秩序化的功能。疊篆在隋、唐初的風格與隋、唐初的篆書有緊密的聯繫。

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陸錫興先生在《九疊篆的來龍去脈》一文指出,漢代覆文是較早的秘文,以堆疊同樣文字為特徵,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一種篆體秘文一雲篆,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雲篆的特徵是破壞字的原來結構,筆畫往來盤曲,似祥雲纏繞連綿不斷。雲篆在唐宋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道教的隱秘文獻的重要形式,唐宋墓葬出土的鎮墓真文就是此類秘文。

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王育成先生在《中國古代道教法印研究〉〉中得出,黃神越章印等道教法印,在漢代即已出現並大量使用,其印面文字或為漢隸或為漢篆,到了隋唐卻變成一種重重疊疊的道符式印文,而這類印章唐宋鎮墓石所用符篆有相類之處,卻更為繁蕪。漢代道教法印所用字體為漢隸或為漢篆,到了隋唐變為更具疊篆意味的形式,與鎮墓石符篆相類。陸錫興先生推測九疊篆書與當時雲篆的關係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道教印模仿官印,另一種是官印模仿道教印,再一種就是兩者同出一源。我認為最後一種同出一源更合乎事實。”

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九疊篆字體的特徵適合了不斷增大的官印,筆畫變粗盤旋曲折、層層疊合而成使得印面充實勻滿,同時又具防偽的功能。疊篆之名最早出現在宋代,它也不可避免地與摹印篆、謬篆產生名實的混淆,與之相近的填篆印章細圈或細方(亦稱方填書)滿密是疊篆的一種。九疊篆字體筆畫疊數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官印製度上至明代規定最為嚴格,受當時篆書尚曲、裝飾性強等影響,其中雲篆鎮墓真文與疊篆之間有明顯的繼承和發展關係。

篆書演變之九疊篆的來龍去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