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一代勝二代

中國戰鬥機中最牛的是哪款?如果從殺敵數量來說,殲-6當之無愧可稱王。從1964年到1971年的八年中,殲-6取得了擊落敵機21架的輝煌戰績,其中不乏F-4C,F-104C這樣的二代機。而自身卻沒有一架被擊落。

1965年9月20日,中國飛行員高翔,利用航炮抵近攻擊由美國飛行員菲利普史密斯駕駛的F-104戰機,從距離291米一直保持開火,達到距離只有39米處,將對方戰機凌空打爆,美飛行員跳傘後被生擒,直到1989年這位美國飛行員再次來中國見到高翔,仍然不忘表達出自己對於中國飛行員的敬意,稱中國軍人是不可戰勝的。

一代機戰勝二代機的主要手段其實就是利用二代機的弱點。比如F-4,它高速飛行時,操縱不靈活,轉彎半徑大,造成水平機動性能不佳。由於飛行速度大,加上飛行員防護頭盔的影響,飛行員很難用肉眼搜尋敵機,只能依靠機上雷達,然而雙方混戰時,雷達難辨敵我,導彈發射條件不足。而F-4又沒有機炮,近距離沒有自衛能力,反而不如殲-5,殲-6這樣的一代機。

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二代勝三代

中國和巴基斯坦作為友好國家,兩國空軍經常一起切磋技藝,其中就發生過二代機戰勝三代機的冷門事件。

其中之一是在二對二空戰中,中國的殲-8F戰機戰勝了巴基斯坦進口自我國的梟龍戰機。

嚴格來說,殲-8F屬於二代加戰機,和原版殲-8相比,升級了發動機(從渦噴13升級為渦噴14),做了氣動修型,換裝脈衝多普勒雷達,改進綜合航電(升級為殲-10簡化版),已經具備了三代機的不少特點。因為面對一些低檔的三代機,例如幻影-2000,F-16早期型號,臺灣地區的IDF戰機,包括準三代機梟龍等,都可以不落下風,甚至以弱勝強。

此外,巴基斯坦飛行員也曾經使用殲-7PG戰機,利用戰術逼和我軍殲-11B戰機。

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三代勝四代

2009年,在美軍的一次模擬對抗演習中,美軍的三代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曾虛擬擊落過四代機F-22。

美軍總結原因,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F-22上的光電設備已經落後於世界頂尖水平。

法國三代機陣風也在和F-22的模擬對抗中戰勝過對方,而美國稱,這主要是因為美軍飛行員出現重大失誤造成的。理論上,F-22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至少有220公里,這讓F-22可以領先陣風7秒開火。

總之,戰鬥機畢竟只是兵器,即使存在代差,在特定的條件下,仍然存在以弱勝強的可能性。然而,奇蹟不能被視為常態,殲-8對F-22,導彈快艇打航母這樣的戰術,多少還是有些無奈,只有真正的強大,才能贏得對手的尊重,避免無畏的衝突。

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盤一盤戰鬥機跨越代差以弱勝強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