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提起北京和南京,中國人都知道,在古代,它們是封建王朝的都城。京,泛指國都或京城,中國自古就有東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從字面可以簡單理解,北京是北方的都城,南京為南方的都城。其實,除了北京和南京外,還有東京、西京和中京。

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1.北京(歷史上又稱燕京、北平) 遼朝時期分了五道,每一道都有一個政治中心,除了上京是都城外,其他四個都是陪都,北京便是陪都之一;金朝時期共有四個都城,北京是第二個,公元1153年從上京遷到北京;元朝時期共有三個都城,北京是第二個,公元1264年,忽必烈遷都到北京。從明清到如今,北京一直是中國都城。

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2.南京(歷史上又稱金陵、建康) 三國時期,孫權就在南京建都;南朝時期,宋、齊、梁、陳等相繼在此建都;南宋時期,南京被定位留都;明朝初期,朱元璋定南京為都城,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應天府成為留都,正式改名為南京,這便是南京的名字由來。如今,它是江蘇省省會。

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3.東京(歷史上又稱汴梁,汴州) 從先秦時期到宋朝,這裡分別成為八個王朝的都城,分別是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國。《水滸傳》描述林沖為“東京80萬禁軍總教頭”,還有戲曲《五鼠鬧東京》,《清明上河圖》的背景就是北宋時期的東京。如今,它是河南省地級市開封。

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4.西京(歷史上又稱長安) 在古時又稱長安,十三朝古都,中國四大古都之首。長安之所以叫西京,與劉秀有關。公元25年,劉秀建都洛陽,東漢王朝建立。但是劉秀以西漢的繼承人自居,在洛陽成為國都的情況下,西漢舊都長安在洛陽之西,於是稱為“西京”。如今,它是陝西省省會。

中國歷史上有五京,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三個你知道嗎?

5.中京(歷史上又稱洛陽)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以地理方位來看,洛陽位於天下之中,也是東西南北四京的中間,因此,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稱洛陽為中京。一是東晉時稱為中京;二是南朝劉宋時期稱為中京;三是金國興定元年稱為中京。如今,它是河南省地級市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