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煎餅:

為沂水民間家常飯食,以玉米、小米、地瓜幹、麥子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沂水馬站產的煎餅以其薄、香、軟,保存時間長而享譽省內外。四十里堡的“十八妹”煎餅以其製作精細、品種多樣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豆沫:

將黃豆用水泡至發漲,上石磨磨成細糊;將小白菜、大白菜或山中苦菜,先用熱水燙,或用鹽瀝其水,剁為細沫;豆糊上鍋,用木柴火燒開,放入菜沫,再燒開,放入適量鹽,即成。吃時輔以辣椒醬等,香而開胃。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塌包子:

沂水民間待客美食。餡以尚未成熟的角瓜、韭菜、薺菜為最宜。放油、鹽、薄荷葉、花椒粉或鮮嫩的花椒葉,拌勻即可。

和麵制皮,將餡放入皮兒之一側攤勻,折,取碗一隻以沿對半圓之邊轉割,剔下的邊皮放入一邊再用。而後用平底之鍋或鏊子以文火煎烙,塌包的肚鼓起來後便可享用。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豆豉鹹菜:

百姓家每餐必備的小菜。將黃豆煮爛,置於盆內使其發酵,待黃豆長出一層綠絨毛時,將切成塊的蘿蔔配以花椒、蔥姜與發酵的豆豉攪拌,放入缸內封閉,五天後即可開缸,食用時佐以香油、辣椒油等,食慾大增。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崔家峪豆腐:

此地豆腐用酸漿點,不用石膏或囟水,做出的豆腐純香、鮮嫩、柔軟。當地人吃豆腐喜吃鮮而熱的豆腐,搗一些辣椒、把大塊的豆腐斬成二指見方的小塊,豆腐蘸辣椒,食之既辣又香,獨有風味。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豐糕:

沂水人公元1797年發明了這種點心,為沂水獨有。專在中秋節期間製作出售,取歡慶豐年、祝福吉祥之意,甜而香,是沂水人外出訪友的上等禮品。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烀全羊:

為當地名吃。選閹過的體重在四五十斤的雄性黑山羊,殺前半小時給它喝些淡水,殺完放盡血,趁熱扒皮,去五臟。將肉、五臟、頭、蹄洗淨下鍋,添入多出羊重量二倍的涼水急火燒開,撇去浮沫,改文火,用料袋裝適量花椒、大料、蔥、姜等放入鍋中,烀一小時左右將羊撈出,去骨,切塊,再烀半小時,停火,盛入碗內,佐以少許香菜、胡椒粉、味精、陳醋後便可享用。為大補食品。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紅燒兔子頭:

將新鮮的兔子頭洗淨,放入鍋內,加足夠的水,急火燒至三成熱時撈出,溫水漂洗;鍋內加水,再以急火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兔子頭,放入適量料酒、鹽、花椒大料,微火燉兩小時,待用。吃時,鍋內放少量花生油,燒至七八成熱時放幹辣椒炒,再放豆瓣醬炒,將燉熟的兔子頭放入,再加豬骨頭湯、蔥姜、少許鹽燉十五分鐘,然後將適量蒜瓣拍碎撒入鍋內翻炒一下即可享用。辣而香,口味極好。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燒餅:

在沂水有女兒出嫁時的必備食品,也是當地人外出訪友的上等禮品。沂水柴山燒餅以久放不變其脆、香、酥等特點弛名沂蒙山地區。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香油果子:

不是油條,這裡的油條也是粗長形狀,但是酥的。香油果子是另一種,形狀是不規矩的“O'字型,當中的空很大,可伸進手去,四邊是兩股面合在一起。誰來買,可用細苘繩穿起來提著,有用此走親戚的風俗,穿上一大串很好看。小時很喜歡吃~

舌尖上的沂水:沂蒙山區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