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他屡次向韩王进言献策,却不被昏庸的韩王所采纳;后来他来到秦国,不料又被嫉才妒能的同学李斯所陷害,最后冤死于狱中。

在饱尝了进言献策的酸甜苦辣之后,韩非子给后人留下了一篇关于如何向君王(领导)进言的经验报告,堪称其“血泪之谈”,这就是《韩非子·说难》一文。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史载,韩非子口吃,不善言谈;然其文章下笔汹涌,鞭辟入里,精彩异常。比如在《说难》开篇,韩非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进说的困难,不在其他,而在于如何迎合君王(领导)彼时彼刻的心理——

如果君王想要追求美名,你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被抛弃。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如果君王想要追求厚利,你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则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也一定会被疏远。

而如果君王表面上追求美名,暗地里追求厚利,若你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采纳而实际上疏远你;若你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则会暗地里采纳却在表面上疏远你。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可见,要真正把握好君王(领导)的心理,进而取得进言的效果,是需要

讲策略、讲艺术的!在《说难》篇中,韩非子介绍了这方面的十大“诀窍”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就是说,一定要懂得粉饰君王自得自夸的事,而掩盖君王自耻自卑的事。这是要领。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第二,君王有个人的欲望,虽然不一定符合国家的利益,你也要指出这是合乎公义的,并鼓励他去做。

第三,君王有卑下的念头,而且不能克制,你应该替他把这种卑下的念头粉饰成美好的东西,还要抱怨他为什么不去做。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第四,君王有过高的企求,而实际上不能达到,你就要替他指出这一愿望的不可行之处,并称赞他不去做。

第五,君王想夸耀自己的才智,你就要举出与之类似的事情,并多加称赞,让君王从你的说法中得到启发,而你则要假装不知道君王是得到了你的启示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第六,想向君王进献保全他私利的话,则要用一种正当的理由指出来,并暗示它合乎君王的个人私利

第七,要陈述对君王有危害的事情,必须指出此事已引起舆论的不满,并暗示它对君王本身有害。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第八,去称赞那些与君王有同样品行的人,这样既赞誉了君王,又不显得阿谀逢迎;积极去谋划君王正在考虑的事情,这样既参与了君王的谋划,又避免了夸耀自己的嫌疑

第九,对与君王有同样污点的人,一定要尽力粉饰,说它没有害处;对与君王有同样过失的人,也必须巧妙掩饰,说它没有损失。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第十,君王夸耀自己的力量时,一定不要指出他难以办到;君王显示自己的勇敢时,不要拿他强劲的对手来激怒他;君王自以为高明时,绝不能拿他从前的过失来让他难堪。

总之,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君王(领导)的亲近和信任。等到君王对你的恩泽已经很深厚,很愿意听取你的意见,甚至互相争论也不会生气,你就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事情的是非,来端正君王的作风,施展你的才干,来帮助君王建功立业了!

韩非子的“血泪之谈”:向领导进言,要懂得这十大“诀窍”!

在该篇的最后,韩非子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不可触动逆鳞”。传说古代的龙如果驯养得好,可以温顺地让人骑乘;但龙的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若骑乘者不慎触动到它,就会有生命危险。同样,君王(领导)身上也有“逆鳞”,进言者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能去触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