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疑揭開失聯女教師借錢原因 希望其回來勇敢面對

一封信疑揭開失聯女教師借錢原因 希望其回來勇敢面對

宋某的信件 本報記者 李宗華翻拍

一封信疑揭開失聯女教師借錢原因 希望其回來勇敢面對

宋某在給孩子上課(圖由學生家長提供)

昨天,本報報道了西安市蓮湖區鄧家村小學女老師宋某向多位家長借錢50餘萬後失聯一事,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不少人在為宋某的所作所為感到惋惜的同時,也對她借網貸做什麼用產生疑問。昨天,一位知情人向記者獨家提供了一封宋某寫的信,在信上,宋某講述了自己多次被騙,一步步滑向網貸深淵的前前後後。有家長寫信,希望通過本報傳遞給宋某,“宋老師回來吧,你還年輕,不該一錯再錯毀了自己的一生。”

內情披露

信件詳述借貸原因 自稱曾3次被騙

據這位知情人稱,宋某的信是在其位於鄧家村小學附近的出租屋裡被房東找到的。

記者看到,這封信長達7頁紙,宋某用的標題是“致你們的一封信”,收信人最開始寫的是“親愛的家長們”,後又將“長”字用筆塗掉,改成了“親愛的家人們”。其中大篇幅講述了自己借網貸的原因,落款時間是2018年1月9日凌晨3點29分。

宋某稱,自己最開始接觸網貸,是為了還非理性消費後欠下的信用卡。後來,為了將這個窟窿填上,她決定學別人做代理賣東西。但因為“第一次沒經驗沒頭腦,人家說什麼就照做”,進了3萬元的貨之後,“貨沒收到,人家還把我拉黑了。”

而這3萬元,宋某稱就是借的網貸。這件事後,她需要“補”的窟窿越來越大,整個人也一下子被焦慮“衝昏了頭腦”,所以“在網上看到一條鏈接說只要操作就會盈利”之後,她沒多想就投了些錢“試水”。“第一次投500多,連本帶利收回700多。”於是,相信“投的越多就掙的越多”,急於“把欠的錢趕緊還上”的宋某又投了不少錢進去,可“剛開始幾天一直盈利,後來一下子就全沒了。虧損完了,那個APP也用不了了”。

這時,宋某察覺到自己被“套路”了,可後悔已然來不及。因為借的網貸太多,她已到了“實在沒辦法再貸”的地步,可高額利息逼得她不得不繼續想出路。她說,就在這時,一個外地號碼給自己打電話,稱可以幫忙包裝身份,半小時就能幫她貸5萬元。“我就信了,按照他說的做。”可交了1萬元包裝費、2萬元保證金之後,對方又把她拉黑了。

宋某說,欠的錢越來越多,那些催債的人時不時威脅她還不上款就要打爆她的通訊錄,就要上門催債並將她告上法庭,自己特別害怕,“所以後來就一直各種借網貸,直到走到今天的下場。”

除了敘述自己借網貸的用途之外,這封信中,宋某還用大量筆觸講述了自己掙扎在網貸中的痛苦,希望得到原諒。“這件事真的讓我遭受了很大報應,我失去了你們往日對我的信任,失去了美好時光,失去了你們的愛。我不知道未來你們還會不會再繼續信任我,但我都會用行動去彌補。我不奢求你們會原諒我,但我一定會重新做人。”

信的最後,宋某也向大家鄭重道歉,“你們一次次拯救我,我卻讓你們失望,但這些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我真的不是那麼壞,我會努力改變。請接受我的道歉,對不起。”

律師說法

女老師行為不構成詐騙罪

昨天的報道發出後,也有不少市民網友關注這件事中,宋某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有網友認為,宋某用欺騙的方式向家長們借錢,已經構成詐騙。三秦都市報記者昨天就這一問題諮詢了陝西萊頓律師事務所的何睿律師。

何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這件事中,宋某首先不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來騙錢,“因為這位女老師從一開始就說了是借錢,並且向一部分家長出具了借條。”其次也不見得所用理由全部是“虛構事實”,後面遲遲未還可以說是種種客觀因素影響所致。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被認為構成詐騙罪。

但何律師表示,宋某應該承擔相應的還款責任。“她與這些家長之間形成了民間借貸關係,到了還款日期仍遲遲拖著不還,債權人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何律師說,這樣一來,宋某可能還要承擔利息、訴訟費等更多的錢。若債權人向法院起訴後經判決仍不還款的,有可能對債務人的信用產生影響而被列入“黑名單”。這會給債務人以後的生活帶來不便。

家長講述

孩子常把“宋老師最好”掛嘴邊

截至今天,宋某已經失聯整整7天了。其實對於被借錢的家長們來說,他們盼望宋老師趕緊回來的心情,要比等著她還錢更為迫切。

“宋老師一直是我們大家很敬重很喜歡的一個老師,現在出了這事,大家要說沒有一點失望生氣是不可能的。但事情既然已經出了,我們還是希望她能夠勇敢站出來,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我們不是完全不能給她機會。”9月5日,學生家長徐女士在接受三秦都市報記者採訪時稱,這幾天,她時常擔憂著宋老師的安全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向孩子解釋這件事。“她離開時給我們群發的信息裡提到了自己想輕生,我就擔心她一時想不開。通過媒體我也想跟她說,有這個念頭時請多想想你的家人和愛你以你為榜樣的孩子們吧。”

徐女士給記者講述了一個宋老師讓她印象特別深的細節,來還原其平時在班級裡的樣子:“我兒子學習不好,可以說是其他老師眼裡的‘差生’了,但宋老師從來沒有因此對他冷眼相待,相反總能找出他身上的優點鼓勵他,並且每次進步都會給他獎勵,讓孩子備受鼓舞。”徐女士稱,他們全家也因此特別喜歡這個“不戴有色眼鏡看人”的老師。“特別是孩子,喜歡她到什麼地步呢,學校只要安排寫作文寫一個人,他就會寫宋老師,平時也常把‘宋老師最好’掛在嘴邊。”

也正因為孩子這份近乎崇拜的喜歡,這件事發生後,該怎麼向他解釋宋老師的離開,成了徐女士的頭疼事。“孩子前幾天問我宋老師怎麼不來上班了,我怕他知道後傷心,騙他宋老師去國外結婚了,孩子還說自己要好好學習,以後去國外看她。但隨著事情發酵,孩子還是從其他同學那裡知道了宋老師是因為騙了家長錢才走的。”徐女士說,得知真相後,兒子還傷心地哭了一場,不願相信宋老師會做出這樣的事。她希望,宋老師能“回頭是岸”,不要再傷孩子的心了。“如果你能知錯就改,那對視你為榜樣的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真情呼喚

回來勇敢面對一切 你還有新的開始

昨天,還有家長給宋老師寫了一封幾百字的回信,希望能通過本報傳遞給她看。

在這封信中,家長情真意切地呼喚,“宋老師回來吧!別再一錯再錯毀了自己的一生。你還年輕,人生最輝煌的時刻才慢慢開始,為這麼點錢逃亡流浪整天見不得光,在恐懼和內疚中度過是不值得的。回來勇敢地面對一切,不管什麼事情都會過去,你還會有新的開始。”

家長說,“你可以丟掉我們對你的信任和支持,但你不能把從小撫養你長大的父母也棄之不顧。你可以走,但他們還得繼續受債務和良心的譴責,繼續為你承受這一切……人總是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的。”

信中稱,“你還年輕,你還有無限可能。你以後還會收穫大筆財富,可如果現在繼續錯下去,你有可能會抱憾終身。”

本報記者 張晴悅 實習生 榮佳玉

女老師借家長50餘萬失聯

後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