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李白一生留下大量诗歌,可是书法真迹留下来的,只有唯一一幅。正因为这幅真迹罕见,历代帝王文人争相在上面题字盖戳,把这一幅简洁的书法作品,硬生生给盖成了大花脸,李白的书法淹没在一片狗皮膏药戳之中。幸亏李白的棺材板盖得够结实,不然李白知道后估计要窜出来了。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李白号称诗仙,众人皆把关注度放在了他的诗歌造诣上,其实李白的书法也是很有造诣的。这幅流传下来的李白真迹叫《上阳台帖》,没错,是上阳台,不过不是上你家里的阳台,阳台是一座道观,叫阳台宫。

李白除了诗酒还爱交朋友,他有个老友叫司马承祯,是个道士,此人在当时也是个著名人物,受玄宗器重,让他自己在王屋山上选了块地,建了个道观叫阳台宫。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三个小伙伴到王屋山自助游,顺便去跟老朋友司马承祯聚一聚,但是到了阳台宫才知道司马承祯已经升仙了。李白怀念老友,写下了四言诗《上阳台》。而他手书的这首诗,就是《上阳台帖》。

这幅作品很简单,25个字: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随着李白的离世,这幅作品成了孤品,历代帝王和文人都想一睹。大家都知道这幅书法的价值,而在上面题跋盖章也能提示自己的身价,于是历朝历代各类狗皮膏药戳越来越多。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先是宋徽宗赵佶得到后迫不及待观赏,赏必在帖前黄绫隔水上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写完还不过瘾,又用他独创的瘦金体题跋:

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后来,元代的张晏、杜本、欧阳玄等,先后在李白作品上题跋。而且,由于李白这幅书法作品字数少,写的简洁。这些人跟帖又太热情,他们题跋的字数往往是李白正文的两倍。这就很尴尬了,到底是谁的地盘?

后来,到了清朝,作品流传到了最爱盖狗皮膏药戳的乾隆手里,乾隆得到此作品后自然不肯放过,但是篇幅有限,地盘都被前人占满了,乾隆一边暗恨自己出生晚,一边独辟蹊径,在李白真迹上接了一块纸,然后以楷书题写了“青莲逸翰”四大字,并盖上自己的章。这四个大字比李白的字还显眼还招摇。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如今,李白的这幅真迹就藏在故宫博物院,是一副很长的卷轴,这其中李白的手迹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篇幅都是这些蹭知名度的狗皮膏药。下面放出《上阳台帖》全貌,你能找到李白真迹在哪个角落吗?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被乾隆的狗皮膏药戳盖成了大花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