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金三銀四”的職場旺季又到了,無論剛開始踏上職場之路的新人、還是已經在行業裡積累了一定經驗的老司機,這兩年來除了像以往一般到處投簡歷外,在找工作時明顯多了一個習慣——上脈脈!

“來脈脈介紹自己,機遇人脈主動找你”,這是脈脈平臺的最新Slogan,用脈脈用戶們自己的話說,就是用社交軟件的群聊、吐槽和朋友圈的方式來找工作。業界觀察發現,曾幾何時掀起人際交往方式新潮流的陌生人社交,如今似乎在職場這個領域裡又有再現的跡象。不過這一回,扮演主角的不再是通用的微信微博,而是脈脈這樣專注於職場社交的平臺。

活力,來自於強大的互動能力

“效率更高”是許多職場人對脈脈的第一感受。這個感受是怎麼來的?強大的互動能力顯然是重要因素之一。人們發現,脈脈與傳統的求職渠道不一樣,它不是那種“板著臉”的傳統媒體範兒,而是貨真價實的職場社交,在上面無論是同行、老闆還是HR、業務負責人,都更願意與別人採用實名制的方式進行交流。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許多職場前輩在給新人的建議中,都包括要善用這種社交平臺去尋找機會。要知道脈脈上數千萬實名註冊的都是高淨值用戶,脈脈有精準的算法做二度人脈推薦,可以說以脈脈為代表的職場社交模式已經成為目前全新應聘招聘的模式之一。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大量通過脈脈成功拿到offer的用戶,都談到一個共同的體驗,就是在這個平臺上特別容易接觸到真正的業務直接決策人。傳統的求職渠道上,溝通多數是單向、慢節奏的,投遞簡歷後漫長的等待、在忐忑不安中與企業方以官樣文章的陌生方式進行接觸。而脈脈平臺就不一樣,這裡有實名的正面討論,也有匿名區的爆料話題。輕鬆自如的環境非常容易讓人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切入,商業的人際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在談到自己是如何拿到offer時,很多脈脈用戶的描述裡都有一個共同的詞彙“聊”。每個人的特長、工作能力、對行業事務和技術的見解,通過“聊聊”就與潛在的用人方決策者、實現了溝通,這種效率往往比傳統的投遞簡歷、等待的方式要高得多。

HR喜歡用的職場社交平臺

到底HR有多喜歡用脈脈?這個事情很難用精確的語言描述,但實名註冊用戶裡有一成多是HR並不誇張。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平臺海量的交流話題中,除了每日無窮盡的關於公司和行業動態的爆料、討論外,就是HR與用戶之間的對話了。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脈脈上HR的活躍程度,不只體現在脈脈用戶在APP裡每天會收到的工作機會邀請。在一些企業面臨危機,員工上匿名區吐槽的時候,用戶們也發現會有其他企業的HR前來尋找潛在的合作者。不少用戶甚至就是在企業面臨變化、迫切需要尋找另一個方向的時候,在脈脈討論區遇到了新的機會。

內推機會,脈脈平臺的一大誘人之處

拿到offer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是什麼?當然是內推!這是職場人士們幾乎一致的觀點。要知道按照一般的求職模式,企業與個人之間的解除是非常官方化的。雙方很難簡歷起互相熟悉的瞭解渠道,用人方只能通過簡歷、工作背景這些平面化的資料去理解求職者的情況。而如果能得到內推的話,用人方能夠以更立體的眼光去考察求職者的真實能力,背景、經歷與不足之處,也就不再成為絕對的障礙。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當然,公司只會把內推權交給那些有能力、在工作上證明了自己的員工。而能夠接觸到這些有內推權的員工,是脈脈比起其他招聘平臺的絕對優勢。在大量的話題、吐槽、交流中,同行業甚至跨行業的職場人士們都在同一個話語空間裡交匯,雖然在現實生活裡互相併不認識,但通過共同話題朋友圈式的交流,很快形成互相瞭解甚至一定的信任關係,從而有機會獲取內推機會。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如果不是脈脈上結識的小夥伴內推,很難得到目前這樣理想的工作機會——許多脈脈用戶如此感嘆。尤其是已經習慣了網絡社交的的年輕族群,上脈脈用與朋友圈群聊一樣的社交方式找工作,讓他們更自在,也讓脈脈變成了更具有吸引力的職場空間。

求職季來脈脈,聊著聊著找到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